夏津县双语中学美术室里,学生们在专心练习素描。 赵艺璇 摄
又是一年毕业升学季,江苏淮海教育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淮海教育集团)董事长徐亚东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他一边牵挂着高考后毕业生的升学事宜,一边还要筹备新学年的招生工作。这是他在山东省开创民办教育事业的第13个年头,在山东各县区,淮海教育集团已是学生和家长心目中响当当的民办教育品牌。
山东是人口大省和孔孟之乡,对于教育有着迫切的期待和需求。民办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发展和促进教育改革不可或缺的力量,也是学生求学圆梦的重要平台。
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和使命感,淮海教育集团扎根齐鲁大地,深入县域地区进行民办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已建成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在内覆盖山东省5市6县的12家学校,为山东特别是县域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2021年9月,集团旗下的山东师范大学峄城实验高级中学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峄城辖区内第一所民办高中。峄城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张勇告诉记者,峄城户籍人口40余万,每年初中毕业生7000至8000名,区域内却只有一所公办高中,每年招收2600名学生。这意味着,峄城区只有30%左右的孩子能够在本区就读高中,成绩不佳的学生或者到职业高中,或者学业生涯就此止步。
“社会上有很大的需求,但我们没有精力和资金再新建公立高中了,而民办教育的加入能够极大地补充教育资源,让更多想继续读书的孩子有学可上。”张勇说道。目前,山师大峄城高中在校生1000余人,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了新的追梦机会。
在办学中,徐亚东意识到,县域学校的生源大多都来自农村和贫困家庭,只提供读书机会还不够,还要想办法让孩子们上得起学。
“前几年学校有个苏留庄镇的女生,父母都是残疾人,家里几乎没有收入来源,她成绩不好考不上公立高中,但又很想上学。”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双语中学办公室主任刘仁勇告诉记者,“了解到情况后,我们决定招她入学,并免除所有费用,后来她考上了大专院校,毕业时专门到我办公室鞠了一个躬才走。”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夏津县双语中学初中部校长杜文青的手机里,有一份各年级特别专注情况档案,里面记录着特殊体质、经济困难、留守、单亲等学生的信息。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条件,学校会进行不同程度的助学金补助和学费减免。2022年,夏津县双语中学共减免各项费用200万元,2000名学生从中受益。
“这些年来,夏津双语的学费基本没有变化,一直是德州市民办学校中最低的,我们的宗旨是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贫困失学。”徐亚东说。同时,对于表现突出、成绩进步的学生,学校也设立了奖励机制,入学成绩达到一定分数线的学生还可以免费就读。
在夏津县双语实验小学的操场上,小学生们正在进行热闹的体育活动,空气里弥漫着快乐的气息。这所学校80%的学生都来自农村地区,且大多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较为缺失。“公立学校放学早、不寄宿,这些孩子回家不方便且没有人照顾,由于缺乏良好的成长环境,一些孩子不仅成绩差,还养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夏津双语学校小学部校长张晓波说,“因此,我们想要办一所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读的优质学校。”
在这里,学校配备了30余名生活老师照顾孩子日常起居,班主任全天跟班管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提升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也得到大幅提升。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细致关爱,在集团的其他学校同样体现。在枣庄市峄城区匡衡中学小学部的一间宿舍里,被子被叠成小巧的“豆腐块”,洗漱用品整齐地摆成一排,这里住着6个二三年级的女孩子,是宿管阿姨们的重点关注对象。“这些孩子们年纪小,我们平常都特别上心,每天早上叫起床、扎辫子,像妈妈一样照顾她们。”生活老师董文玲说。不仅如此,学校还配备了专业的心理老师,在教学楼大厅里设置了免费的可视电话,让孩子们在温暖中健康成长。
“我是我们跆拳道社团的组长,每到训练时间,我都要先把同学们叫到活动室,一边热身一边等老师来上课。”该校六年级学生厉广阔自豪地说。在集团下属的各个小学中,书法班、绘画班、相声班,象棋班,古筝班、武术班等多元化课程遍地开花,目的是让学生至少掌握一门艺体特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中午时分,学校食堂里饭菜飘香,学生们还没到来,午饭已经被装在盘子里摆上了餐桌,一旁还叠放着几个餐盘,这也是集团办学的创新之处。“我们食堂实行的是分餐制,学生们有固定的座位,把饭菜分到自己的盘子里,几个人共同吃完。”集团办公室主任孙晓妹介绍道,“这种模式能很大程度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同时让学生学会珍惜粮食,具备集体意识,养成良好习惯。”
优秀生源都去了公办学校,入校学生们的学习底子不好,在高考中不具竞争力,如何圆上他们的大学梦呢?这是集团各高中学校面临的难题。经过不断摸索,集团在高中教育上树立了“文艺并重,留学为补”的办学理念,助力学子多元化发展,实现“弯道超车”。
由于缺乏学习资源和条件,与城市学生相比,县域孩子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成了“拖后腿”的学科。对此,集团各高中部学校特别开设日语小语种教学班,让学生“换赛道”竞争,大幅提高了外语成绩。对于具有语言天赋和留学兴趣的学生,学校也为其打通通道,帮助他们海外逐梦。
正值艺考生们的专业课时间,夏津双语中学的艺体教学中心一派繁忙。舞蹈室内,几个女生正在压腿热身,拍子喊得洪亮高昂;美术教室内,学生们在聚精会神地学习人物雕塑素描;书法室里墨香浓郁,学生们正一笔一画练习小篆……
“学校单独开设了艺体班,涵盖美术、音乐、舞蹈、体育、书法、体育等课程,让艺体生不用出校就能上课,同时兼顾文化课的学习。”夏津县双语中学高中部校长张飞介绍说,目前学校与校外优质培训机构联手,打造校内精品高考艺术培训班,同时与山东师范大学合作开设体育特长班,打通体育高考升学之路。
中国海洋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河南大学……夏津双语中学的光荣榜上,张贴着历届优秀毕业生的履历,讲述着他们的“蜕变”故事。今年高考揭榜在即,将会有更多学生在民办教育力量的帮助下,在这个夏天圆梦,从小县城走向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