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西南宁市青秀区的中国—东盟稻作文化园,青翠的水稻秧苗排列整齐、生机勃勃。“自从政府把土地整合后,水稻收成好了,每年有土地流转租金和地里务工的收入,活儿也轻松,一年能挣好几万块呢!”青秀区长塘镇天堂村新天堂坡村民李元瑞说。
中国—东盟稻作文化园是青秀区2022年重点建设的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区,以青秀区长塘镇长塘村天窝坡、天堂村坛尧坡和新天堂坡为点,串点成线,建成以“稻”为主题,集稻田观光、学校研学、稻米文化研究等板块于一体的三产融合水稻产业示范引领区。该区通过“小块变大块”“坡地变平地”,将以往零散、荒芜的田块进行整合,把园区的路网、水网、电力等基础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和完善,建成“地平整、户连片、路成网、渠相连”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积极引进相关龙头企业,为园区提供优质稻种,推动水稻全程机械化、智能化生产,进一步提升粮食产能。
长塘镇副镇长覃才珀介绍说,为贯彻落实全区、全市和城区田长制工作会议部署,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长塘镇政府组建工作专班进村入户,做好种植户思想工作,动员农户自行清理在耕地上种植的桉树,目前全镇共清理占耕种植速生桉3200多亩。
据了解,青秀区基本农田约有18.7万亩,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7万多亩,2023年将继续在青秀区长塘镇其他村坡建设7000亩高标准农田,夯实粮食生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