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省把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推进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在全国率先启动特色产业园示范创建,着力引领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解决农产品生产“多而不优”的问题,促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打造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
在推动全省产业园创建中,省级层面根据“一县一特”主导特色产业布局,围绕打造十大千亿优势产业目标梯次推进,形成了“特色产业园+优质农副产品供应示范基地+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集聚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分层、分类园区体系。其中,特色产业园以农业企业、合作社为创建主体,其他的以县级政府为创建主体。
全省各地产业园坚持以农为本,立足资源禀赋,突出发展优势主导产业,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挖掘农业多种功能,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坚持城乡统筹,倡导开门办园、“有边界,无围墙”,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吸引多元主体、全社会力量参与;坚持为农、惠农,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让农民分享产业园发展成果;围绕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促进生产要素集聚、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等重点任务锻长板、补短板。
通过各方面不懈努力,全省产业园在推动形成优势特色产业、“湘味”农产品出彩“出圈”、全产业链发展、产村融合发展、联农带农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表现为基本形成“一县一特”“一特一片”产业格局,安化黑茶、宁乡花猪、靖州杨梅、南县小龙虾等一批地方品种做成了大产业,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全省绿色食品达3381个、有机农产品273个。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入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16家,与创建前相比增长了62.3%,农产品加工产值超1000亿元。以产业园为载体,形成了“主导产业+”的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各产业园推动发展合作制、股份制、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引导鼓励企业进园区、基地进村头,拓宽农民就近就地就业渠道。据统计,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用工达125.03万人,吸引回乡就业创业6.74万人。
据了解,常德市鼎城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高档优质粮油种植基地35万亩,高标准农田覆盖率达72.1%,粮油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2.6%,建成粮油精深加工生产线15条,年精米加工能力达50万吨。长沙市芙蓉区种业产业园构筑起功能齐全的传统育种和行业领先的生物育种关键共性技术平台,挂牌成立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和岳麓山国家实验室。宁乡市产业园由卖肉食品向卖花猪文化转变,打造流沙河花猪特色小镇、宁乡花猪文化创意园等项目,产业与村镇融合发展走出新模式。
目前,省级财政投入19.99亿元,累计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集聚区)38个、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示范片)58个、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899个,引导带动创建1400多个市、县级现代农业产业(特色)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