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引导信贷担保业务向农业农村领域倾斜,发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8年对农业信贷担保工作提出要求。
近日,记者从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有限责任公司获悉,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以下简称全国农担体系)累计担保金额已超过1万亿元,在保余额约占全国涉农融资担保余额的60%,成为担保支农行业主力军。
全国农担体系是财政支农的新方式。自2016年成立以来,积极发挥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银行和社会资金投向三农领域,助力解决乡村振兴“钱从哪里来”的关键问题。
2023年春节刚过,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种粮大户谢方昌就四处筹集资金,扩大种植规模。但由于没有抵押物,跑了几家银行都没贷到款。
“贷款方便,简单还快!”在谢方昌着急上火的时候,正逢安徽农担公司开展全员入村走访活动,了解到他的困难,第一时间为他办理了30万元担保贷款。有了农担的支持,谢方昌种粮更有信心了。
像谢方昌这样的农业经营主体,正是农担精准服务的担保对象。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立全国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重大决策部署,由中央财政出资设立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定位于专注支农支小,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截至今年1月底,全国农担体系累计担保金额10250亿元,突破万亿元大关,累计担保项目近320万个,平均单笔担保金额仅为32万元,其中家庭农场(含种养大户)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保余额占比超80%,实现精准支农支小。
用农担人的话说,这是农担人无数次进村服务、为农民纾困解难一笔一笔攒下的1万亿元。
全国农担体系通过上下联动、紧密可控、完整高效的“国家-省-市(县)”三级服务体系,已建成自有分支机构超过1100家,专职员工4000余人,对全国县域范围业务覆盖率达98%。
“今年我们在壤塘县雪木达村的油菜籽加工基地就能建成投产了,计划增收150万元。”2020年,四川农担公司为藏族小伙扎波提供了200万元贷款担保支持,并连续3年续保,扎波的信心和底气,来自农担的陪伴支持。
阿坝县和壤塘县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扎波在政府带动和四川农担公司支持下,通过“村企联盟”形式,参与到两县做大做强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中。
截至目前,农担业务规模超过1亿元的县1700多个,超过5亿元的县600多个,超过10亿元的县200多个,对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现业务全覆盖,累计支持担保金额超过300亿元。农担已成为地方政府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政策工具、做好三农工作的有力抓手、各大金融机构下乡入村的重要伙伴。
春日的赣鄱大地,生机盎然。江西农担公司高安市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前往当地种植大户、农机市场和合作社,在油菜花间宣传农担优惠政策,及时助力春耕备耕。
黎小军是高安市荷岭镇仁塘村水稻种植大户,今年是江西农担公司为其提供信用贷款担保的第3个年头,在保余额70万元,综合融资成本不到5%,土地流转面积也从1648亩增至2289亩。
江西农担公司高安市办事处负责人介绍,在以前,即使是种了几百亩的大户去银行贷款,利息也特别高,现在有了农担公司,农户不仅贷款渠道多了,贷款利率也比以前降低了2至5个百分点,极大节省了融资成本。
自成立以来,江西农担公司充分让利于广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银担合作过程中,始终维持整体低费率水平。目前,累计为超8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减免担保费超3亿元,降低综合融资成本超8亿元。
“贷款便宜了!”同样在湖南省武冈市,生猪养殖大户林双喜也深有感触。2019年林双喜想要扩大养殖规模,但因为筹集资金的事情犯了难。
湖南农担公司得知后,为林双喜送去了“生猪贷”,并连续四年续保,目前在保余额240万元,综合融资成本(含银行利率及担保费)仅为4.4%。如今,林双喜通过流转土地、新建立体式猪舍、引入智能化设备,年出栏达4万头。
作为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策性担保工具,全国农担体系打开了农村普惠金融新路径。2022年全体系业务平均担保费率为0.5%,远低于市场化担保公司水平,综合融资成本5.6%,较当地农村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明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贵”问题有效缓解。
七年来,全国农担体系积极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增信,与18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开展“总对总”合作,与1800家地方性商业银行开展区域合作,有效激发了银行等金融机构投向三农领域的内生动力,为银行吃下“定心丸”,寻根式解决农业农村“融资贵”问题。
农村金融服务的核心难点在于如何解决风险管理难题。
农业“投资大、周期长、回报慢、风险高”等特点让资本望而却步。为此,各省(区、市)农担公司针对不同农产品的生产周期、生产成本,积极与合作银行沟通,实现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的匹配,有效满足了长周期产业的融资需求,降低贷款风险。
2020年以来,安徽农担公司依据各地优势特色农业资源,推出量身定制的适配性全产业链政策性担保模式——农业产业链生态担保。在构建“政银担企+”协同支农机制基础上,围绕产业链结构优化、动能增强、空间拓展,有效引导配置金融要素资源,推动农业产业创链、延链、补链、强链,打造农业产业链发展生态圈和农村金融服务生态圈。目前,已形成怀宁“蓝莓贷”、新村“芦蒿贷”等27个农业产业链生态担保,推动金融资本参与产业链创建,盘活全产业链,有效降低贷款风险。
截至今年1月底,全国农担体系贷款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项目在保余额2005亿元,占比53%。部分省份对油茶、水果种植等回收期较长的项目,担保期限可长达10年,充分满足产业需求,避免因抽贷断贷造成的潜在风险。
同时,全国农担体系通过建立合理的“政银担”分险机制,制定符合我国农村“熟人社会”特点的“看人看事”风险评估方法,结合大数据风控手段,持续降低抵质押物门槛,有效解决农村金融风险管理难题。
全国农担体系成立以来,累计代偿率仅为1.35%,远低于融资担保行业直保业务平均水平,通过不断探索符合农业农村特点的金融供给方式,有效筑牢了风险防控屏障。
因农立命,为农担当。建立健全全国农担体系,是完善我国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重大创新,是推动解决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的融资难题、激发其内生活力的重要手段,是财政撬动金融资本、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业的重要纽带,是构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多元投入机制的重要布局。
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国农担体系今后将通过加强涉农数据资源整合运用,进一步提高风控效率和服务精准度,以数字化理念为农担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通过探索“政银担险”等多方力量合作,推动支农资源有效整合,破解农村金融难题,以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作出农担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