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2版:版名:综合新闻 日期:20230320
北京:集中首都优势资源打造农业科技强市 辽宁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 第四届乡村振兴与现代农服产业峰会在深圳举办 国家作物种质库2.0建设启动 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 习近平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湖北举办农机职业技能大赛推动农机作业质量提升 姓党为农见真章
  0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北京:集中首都优势资源打造农业科技强市
· 辽宁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
· 第四届乡村振兴与现代农服产业峰会在深圳举办
· 国家作物种质库2.0建设启动
· 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
· 习近平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 湖北举办农机职业技能大赛推动农机作业质量提升
· 姓党为农见真章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03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姓党为农见真章

——中国农业银行“双结对、双促进”党建活动纪实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焦宏 李婧

  牢记“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作为党领导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党委牢记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把助力乡村振兴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自2020年以来,聚焦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新疆和西藏脱贫县,组织总行机关54个基层党组织与57个脱贫村及所在县支行开展“双结对、双促进”党建结对帮扶活动。

  活动开展三年来,中国农业银行累计投入党建结对帮扶资金3270万元,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帮扶项目510个,开展基层组织培训214次,慰问困难党员群众5161余人,“金穗圆梦”帮扶贫困家庭大学生56名,指导结对县支行发放涉农贷款81.95亿元。通过农行“兴农商城”帮助脱贫村销售农产品3531万元,为村民购置米面粮油11万余斤,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国农业银行党委始终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党中央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坚守人民立场,走好“第一方阵”。总行机关党员干部在真帮扶、真结对的过程中,了解了社情民情,加深了群众感情,锤炼了党性作风,培育了为民情怀,党建结对帮扶活动取得了机关受教育、乡村得发展、支部共提升的积极成效,以生动实践展现了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机关“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良好形象,擦亮了农行“姓党为农”的鲜明底色。

  

  优选人才驻村,建强基层组织,拓宽增收渠道

  2022年10月26日是贵州黄平县学坝村一个喜庆的日子。那一天,每户村民分到了100元到1000元不等分红。村民杨光兴回忆:“村民小组的小组长拿着钱挨家发,拿到钱的村民都咧嘴乐,那天村子里的喜气比过年还旺。”

  学坝村位于黄平县新州镇东面,距离县城7.5公里,全村辖8个中心组,有525户2121人,少数民族占人口总数的92.88%。2014年,学坝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9户,贫困人口890人,占比34.68%。2018年,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开始定点帮扶学坝村,先后派驻两任驻村第一书记入驻学坝村。2021年来到学坝村的现任村第一书记姜世超是中国农行网络金融部员工,在村里服务期间,创新“村党支部+村集体企业+农户”发展模式,以集体资产和当地资源为依托,成立金穗农文旅公司,构建了村党支部、村委会、村集体企业“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组织架构,实现村级事务管理职能与村集体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机结合。农行先后投入1402万元无偿帮扶资金支持学坝村发展。立足学坝村山泉水资源禀赋条件,拿出380万元打造出以“學壩·山泉水世界”为品牌的水上乐园旅游项目,2022年入园游客超5万人次,收入达31万元,有力助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稳定增收。

  经过5年努力,学坝村已不是当年的穷模样——以“學壩·山泉水世界”为品牌的水上乐园旅游项目自2020年运营以来,收入总和达100万元,村里大棚种黄瓜、辣椒,夏季还为游客提供采摘服务;村集体企业从2022年起生产自主商标“學壩”矿泉水,截至目前营业额达到10万余元;通过电子商务,村民自家的腊肉、蘑菇等特产顺利走出大山……先后获得“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2017)”荣誉称号和州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荣誉。

  “我们村在帮扶工程中,尽量雇佣本村村民,让他们从工程中获得劳务酬劳,让村民不出门就能找到活干,同时,带动他们干事的积极性,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姜世超说,雇佣本村村民需要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要合理制定工资标准,如果处理不好,工程质量会有瑕疵,还会引起纠纷。

  “从目前看,这样做的效果很好,我们帮扶资金中有120万元是付给当地村民的工资,村民们通过一起干活,精气神儿聚了起来。”姜世超说。杨光兴就是水世界工程的质量监督员,在施工期间,他几乎每天都泡在工地,挣到数千元工资。

  农行选派到重庆秀山县平马社区的驻村第一书记董秀义,依托农行的“无偿捐赠资金+派驻干部支持+指导产业项目”等一系列帮扶举措,指导平马社区使用农行捐赠的340万元帮扶资金,建起茶叶产业示范基地600余亩,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建立茶叶加工厂,创办了由社区居委会完全控股的有限公司,借助农行消费帮扶和“兴农商城”平台,重点销售平马社区茶叶产品和秀山县特色农产品,辐射带动重庆市14个原国家级贫困区县200余种产品销售,帮助农户解决农产品卖难。截至2022年末,公司经营收入超1200万元,创造灵活就业岗位200余个,人均增收4000至5000元,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实惠。如今的平马社区,建强了党组织、确立了支柱产业、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提升了民生保障水平,人们的生活也越过越好。

  

  回应群众关切,落实帮扶项目,促进民生改善

  在开展党建结对帮扶工作中,中国农业银行坚持问题导向,各部室党组织通过实地走访、视频连线主动与结对村联系对接,围绕帮扶需求和帮扶项目的可行性,把帮扶的重点放在项目能够做实落地上,防止脱离实际、贪大求全。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袁付村位于县城南部,山大沟深,地形复杂,交通闭塞,洛峪河自北向南穿村而过,周边20余户100多村民生产和出行主要靠人背马驮,耗时费力、极为不便。特别是每遇下雨河水上涨,涉水过河危及人畜安全,正常生产生活经常被阻断。

  2020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农业银行纪检监察组党总支来到该村进行帮扶。派驻组进驻后将收集帮扶需求作为首要任务。村民们纷纷向派驻组反应绕河而行的难处,“一条河隔断村内道路,我们想使用农机都非常不便。”

  派驻组了解到相关情况后,投入帮扶资金20万元,于当年底建成了一座23米长的惠民桥。“这桥架起来的时候,村民们都跑来看。有了桥不仅方便老乡们的生产和出行、消除了安全隐患,也为小型农机下地耕作创造了条件,提高了生产效率。”派驻组工作人员郜雪介绍。

  中国农业银行贵州省关岭县支行谢丽型告诉记者,2021年,在中国农业银行总行的安排下,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三级农业银行工作人员到关岭县石坂井村开展多次实地走访。“在我的印象中,我们走访了十余次石坂井村,重点是村小学、村委会等地。”她至今还对走访场景记忆犹新,“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石坂井小学。这所学校有图书室,虽然有不少书籍但陈旧过时,室内环境简陋昏暗、地面坑坑洼洼,也没有可供阅读的桌椅。我刚走进图书室的时候想,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该怎么看书呢?”

  石坂井村的村干部和村民提出四点需求:村党群中心办公座椅、档案柜等设施陈旧,急需更换;村内部分道路亟待修缮;石坂井小学图书室简陋且没有桌椅;村民和村内企业有融资需求。

  收集到村民的合理诉求后,结对部室党组织及时组织开展帮扶工作,没多久小学的图书室就修葺一新。厚重结实的橡木色书架代替了以前旧书架,坑坑洼洼的水泥地被重新修整刷上耐磨防滑实用的浅绿色地坪漆,带靠背的椅子和带书斗的课桌也摆进了图书室。村党群中心换了办公座椅和办公柜。村里需要修缮的道路也铺上了平整的地砖……

  袁付村、石坂井村只是中国农业银行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帮扶的典型案例。总行机关各部室党组织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积极抓好结对村的饮水、乡间道路,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活办公条件。帮扶活动开展以来,为脱贫村46户脱贫户和边缘户加固房屋,累计帮助修缮党员活动室98个,配备电脑打印机53套,新建党建宣传栏、文化墙51个,捐赠图书13万余册,改造道路32公里,修建农行爱民“连心桥”3座,安装路灯738个,新建家庭水柜25个、环卫设施48处,改造公厕31个,有效改善了群众生活、提升了乡村“颜值”。

  

  发挥金融优势,选准帮扶产业,精准惠农助农

  2022年夏天,云南省澜沧县上允镇养殖户黄正英拿到了20万元贷款。“我用那笔钱买了十几头黄牛,解决了我的大问题。”黄正英说,她家养着100多头牛,而且怀孕母牛占比高,到今年年底,就有200多头牛了。

  据了解,黄正英是澜沧县“富民贷”政府风险补偿基金增信贷款获益人之一。

  2022年,总行信用管理部党总支与云南分行省、市、县三级行积极联动,全面推进云南省澜沧县“富民贷”投放工作,精准支持农户生产经营。2022年6月2日,在云南省澜沧县支行举行了澜沧县“富民贷”政府风险补偿基金增信贷款发放仪式,现场发放“富民贷”19笔,金额共计139.8万元。这是云南分行系统内发放的首笔政府风险补偿基金项下“富民贷”,贷款执行一年期LPR,贷款期限最长达5年,主要用于支持肉牛产业发展,推动解决肉牛生产周期长、资金回本慢的难题,为农户增收提供坚实保障。

  2021年,总行审计局上海分局党总支投入工作经费8万元,帮助结对村引进优质西红柿种子,联系果蔬种植专家,现场开展大棚种植技术辅导,结对村产出高品质西红柿十万余斤,村民收益17万元,实现了“能产出、能销售、能受益、能带动”的产业发展目标。

  总行工会工作部党支部帮扶结对村核桃油产业发展,协调村集体加入核桃油生产合作社,指导改进包装设计、提升油品质量、加大宣传力度,依托农行“兴农商城”两年帮助销售核桃油产品255万元,通过合作社增产、农户增收、村集体增效三方受益工作机制,助力村民打造百年核桃树特色品牌。

  总行大客户部党总支了解到河北省饶阳县邹村有葡萄种植成群连片、销售渠道稳定的优势,在得知农户有意扩大生产的情况下,向饶阳县农行推荐信用户56个、信用贷款提款金额总计近1200万元,带动邹村设施果蔬种植达到1200亩以上、近1500人增收致富,有力解决了农户在扩大生产时遇到的资金短缺、抵押难、“贷款贵”的难题。

  据了解,在开展“双结对、双促进”党建结对帮扶工作中,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机关各部室党组织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助力结对村在金融惠农、产业助农、风险防范等方面出真招、谋实策。各部室党组织指导结对县支行发放涉农贷款81.95亿元,通过农行“兴农商城”帮助结对村销售农产品3531万元。

  为确保党建结对帮扶工作成效,中国农业银行党委每年召开党建和业务经营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印发工作计划,下达任务安排,压实政治责任。同时,总行指导县支行开展防诈防假、非法集资、存贷保险等金融知识下乡宣传培训;指导县支行开展基础金融入村入户服务活动,增设“惠农通”服务点,积极开展农户信息建档,加大“惠农e贷”、网捷贷投放力度;会同结对行邀请农业专家开展蔬菜种植、牛羊养殖技能培训,协调组织劳动力就业输出,较好发挥了就业帮扶增收入、技能帮扶强素质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