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广东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如何创新金融支农模式,使更多金融“活水”流入县域镇村,成为全省金融业高度关注的一大焦点。
作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下称“农行广东分行”)正通过发展数字金融,探索一条破解农业农村融资贵、融资难的有效路径。数据显示,目前农行广东分行涉农贷款和县域贷款余额双双突破4300亿元,比年初均增加300多亿元,农户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55亿多元,这为广东全面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农业现代化作出了积极努力,贡献了农行力量。
岭南春早,万象“耕”新。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重要时节,在韶关南雄市湖口镇矿石村,农户汤群英正抢抓农时忙春耕。而在她的头顶上,一架无人机来回穿梭,在这片水稻田上“翩翩起舞”。
“这是农行引进的一批无人机设备,借助无人机测量、农户线上办贷等数字智慧新方式,可以解决农业农村融资人工勘察成本高,耕地面积测量精准度不足等问题。”农行广东韶关南雄支行的客户经理一边操作着无人机,一边展示稻田的定位和种植面积。
汤群英是村里的种粮大户,今年计划将种植面积扩大到500亩。开春以来,她一直忙着买种子、请工人,为今年的春耕备耕做准备,但资金不足成了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
“还好‘飞机’几分钟就看完了稻田。”随着农行无人机和数字智慧信贷的到来,汤群英的难题迎刃而解。通过无人机数字勘测,农行广东韶关南雄支行快速掌握了汤群英的真实种植情况,并通过线上贷款、自动化审批的数字信贷方式,在几个工作日内,为汤群英发放了30万元信贷资金,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农行的智慧金融服务,让更多的春耕农户获得了实惠。今年春耕备耕期间,农行广东分行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广东省对粮食稳产保供的要求,切实把支持春耕备耕作为服务三农、助力实施“百千万工程”的中心任务。今年以来,该行已发放春耕备耕相关信贷资金112亿元,惠及2.8万农户,以智慧科技赋能破解三农融资贵、融资难问题,为春耕备耕提供了快捷便利的金融助力。
当前,农行广东分行的数字金融服务,不仅在春耕备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还在畜牧养殖领域“划开”了一个金融支农的新切口。
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沙田镇周村村委会,有个占地面积约1000亩的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合作社里,工作人员正把一个个电子耳标打到肉牛的耳朵上。
“打了这个标,牛就能作为抵押物,从农行申请‘智慧畜牧贷’,‘活牛’就真的变成了‘金牛’,变成了‘牛资产’。”合作社负责人钟先生看着眼前这一幕,不禁发出了感慨。
这是农行广东分行在茂名发放的首笔“智慧畜牧贷”产品,也是以活体牲畜为抵押物的新型数字信贷产品。该产品建立了活体牲畜资产的唯一性标识,通过智能耳标为每个活畜资产提供唯一的数字身份识别,还可以自动采集牲畜生命体征等信息,通过手机实时了解活畜的体温、运动等指标,在提升养殖户智能化养殖水平的同时,让银行更了解养殖户的真实养殖情况。
依托农行这款信贷产品和活牛作抵押,钟先生拿到了200万元贷款。“用这批贷款资金,我又购进了一批牛苗,可以发展新一轮养殖了。”钟先生高兴地说。
据农行广东茂名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下半年以来,该行已发放6笔“智慧畜牧贷”,金额1150万元。“通过全新的数字融资方式,我们满足了一些养殖主体的融资需求,为丰富广东人的餐桌贡献了数字金融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农行广东分行积极部署开展金融助残工作,尤其是以数字信贷助力金融助残。
3月10日,农行广东分行首笔线上金融助残农户贷款在阳江市落地,开启了“金融助残”数字化新篇章。线上金融助残农户贷款,是依托农行“e推客”智慧场景平台的一款信息数字金融产品。该产品先由基层残联入驻平台,再通过平台实现残疾人贷款的推荐及发放。农行收到推荐信息后,立即为残疾人建档办贷,并提供优惠利率和绿色审批通道,全流程的线上服务让客户“足不出村”即可办贷获贷还贷,助力残疾人增收致富。
此前,阳江阳东区残疾人联合会了解到,残疾人士李先生在经营小百货时遇到资金周转困难。李先生虽身患残疾,但勤劳能干、征信状况良好,因此当地残联登录了农行“e推客”绿色通道,将其贷款需求信息发送至农行。农行收到申请短信后,第一时间安排客户经理和金融助理上门,为李先生建档办贷,仅一个工作日内就通过金融助残服务绿色通道为其授信23万元,并发放首笔贷款5万元,解决了李先生的资金周转难题。
“首笔线上金融助残农户贷款的落地,只是农行数字金融助残的一个开始。”农行广东分行乡村振兴金融部相关负责人说,该行将充分发挥科技金融和网点网络优势,通过“残联线上推荐、农行上门办贷、残疾人及其家庭受益”的服务模式,继续加大对残疾人、残疾人家庭成员和助残致富带头人三类重点服务群体的信贷支持,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