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7版:版名:三农论坛 日期:20230308
加快提升农机试验鉴定能力的调查与思考 三农领导干部要做到四个“过硬” 发挥统计监测作用 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实践路径
  007版:三农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加快提升农机试验鉴定能力的调查与思考
· 三农领导干部要做到四个“过硬”
· 发挥统计监测作用 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
·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实践路径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03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加快提升农机试验鉴定能力的调查与思考

卢景斌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农业机械化是重要一环,而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是农业机械化的重要基础支撑。围绕加快提升吉林现代农机试验鉴定能力、助力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笔者进行了一些调研和思考。

  

  新形势下提升农机试验鉴定的“三个新要求”

  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农机试验鉴定保供给提出新要求。从保障粮食安全的视角看,我国粮食生产面临需求刚性增长、消费不断升级以及全球农产品贸易不确定性明显增强等挑战。确保粮食安全,迫切需要以高质高效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装备降损失、提效率、增效益、保安全。从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的视角看,农业生产已进入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对农机的需求正由部分品种生产的局部需求转变为种养加全链条的需求,从非刚性需求转变为离不开的刚性需求。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视角看,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转移就业带动增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及推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越来越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助力和驱动。因此,需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在哪里,农机试验鉴定工作就跟到哪里,切实为农业发展提效益、粮食生产提产能、乡村建设提质量、农民增收提后劲贡献农业机械化力量。

  加快推进农机装备转型升级对农机试验鉴定补短板提出新要求。需着重优先做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机械装备鉴定供给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抓细抓实机械化防灾减损措施。大力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所需机械装备试验示范,抓好大豆、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机械化生产,总结推广一批稳产增产、高质高效的机械化技术方案。多措并举抓好蔬菜、肉禽、蛋奶机械化生产,助力稳产保供,抵御供给风险。从“补短板”的视角看,围绕“一大一小”和重要品种机械化生产薄弱环节,需推进农机装备提档升级,加快大马力机械、丘陵山区和设施园艺小型机械、高端智能机械推广,推进北斗智能终端在农业生产领域应用,推动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农机生产供应体系,做大做强应用市场,力争早日实现补短板目标。从强弱项的视角看,围绕充分发挥农机鉴定推广系统的技术优势,主动与农机研发制造主体对接,加大专用农机装备标准及大纲制定修订力度,创新搭建农机试验鉴定及试验验证、检验检测公共平台。不断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因地制宜扩展农机应用场景,培育壮大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推动形成产学研推用协同发力、联合攻关的局面。

  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对农机试验鉴定促升级提出新要求。从优化结构的视角看,需紧扣2035年农业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全覆盖目标,结合各地农机化发展实际,分区域、分产业、分品种、分环节全面系统研究农机鉴定推广需求。从强化支撑的视角看,需紧扣农机化装备支撑生产,持续推进农机研发制造与技术推广机制创新、服务组织形式与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管理制度与扶持政策创新。推动构建农机、农艺、农田、农业经营方式相协同,品种、土地、机具、种养方式相集成,主体、规模、装备、技术相统筹,产前、产中、产后机具相配套的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不断增强农机试验鉴定公共服务供给。从提升质量的视角看,需紧扣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全面梳理农机鉴定供给情况,持续改善试验鉴定条件,优化鉴定产品种类结构,推动种植业与其他产业、生产环节与产前产后环节的鉴定能力布局更加科学。加快农机新产品鉴定,有序推进农机鉴定采信检测结果工作规范化。统筹做好农机鉴定、农机质量调查、农机投诉监督等工作,促进农机产品质量和企业服务质量提升,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迈进。

  

  肩负新任务探索农机试验鉴定“三个新突破”

  一是力求在农机试验鉴定基础支撑底盘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优化全流程链条,紧盯申报、受理、鉴定、审核、发证等关键环节,坚持科学、严谨,认真、求实,细致、精准等重要原则,恪守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等技术标准,从根本上保障和提升农机试验鉴定能力。全面梳理急需部署到农业生产一线的机具鉴定需求,按照依法依规、特事特办、急用先行的原则,建立急需急用机具鉴定的工作机制,开辟绿色通道,支持急需急用机具优先开展鉴定。紧盯有效保障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实施,拓展农机鉴定实施范围。认真按照《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工作规范》等有关规定,发挥好农机试验鉴定的“利剑”作用,严格把住从申报直到发证各个关口,严格把不合格的农机产品挡在门外,真正将“优机优补、奖优罚劣”的政策落到实处。坚持把廉洁承诺告知制度贯穿农机试验鉴定各个关键环节,诚恳接受企业监督。把握好农机质量既是农机生产者的生命线,也是农机消费者的生命线原则。

  通过探索第三方采信,强化部省之间、省际之间、农机鉴定机构与社会检验检测机构之间的协同配合,多方面扩展鉴定资源,提升供给服务能力。加强与国家级有关农机科研院所和重点实验室的深度合作,探索开展农机试验鉴定检验检测采信第三方检验检测结果试点,积极稳妥推动鉴定公益性资源和市场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既注重充分利用公益性农机试验鉴定检验检测机构的基础性保障优势,也注重发挥市场的应变应需灵活性优势,科学采信具有一定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结果,加强检验检测技术交流合作和优势互补。

  加快加强智能化设施建设,围绕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实施农业机械化提升行动,加快提升农业机械化特别是现代智能高端农机装备支撑保障能力,谋划建设东北地区乃至全国一流的现代智能高端大型农机试验鉴定检验检测中心,初步规划布局室外试验、室内试验、机具停放展示和综合办公等大的功能区。立足吉林,辐射东北,服务全国,努力蹚出一条差异化、特色化、高端化的新路径,为全省和服务全国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能力支撑。

  二是力求在黑土地保护利用特色农机试验鉴定上实现新突破。加强大宗作物农机鉴定能力,着重突出玉米、水稻、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加大耕、种、管、收及烘干、秸秆处理等主要环节所需新机具新产品的试验鉴定力度,尽最大努力保障用户对农机的多样化、差异化、高端化、大型化等实际需求,特别是要满足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利用黑土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对“专精特新”农业机械的现实需要。需要把农机试验鉴定的重心放在保黑土、保粮仓、让中国人的饭碗多装吉林粮这个战略基石上。开展经济作物农机鉴定。树立大食物观,着眼为各类食物生产提供农机装备保障,在特色经济作物、山区和半山区耕地宜机化、设施农业、畜牧业、林果业等所需农机试验鉴定上,加快拐点破题,加长“木桶短板”。从“改地适机”“改机适地”两端发力,加快农机作业及通行条件改造和轻简型适用机具研发推广,千方百计减少撂荒地现象。尽快将高效经济作物专用机械,丘陵山区、设施大棚适用专用机械、畜牧养殖业专用机械、林果业专用机械提上落实试验鉴定日程,既做好大宗作物全程机械化鉴定文章,也做好经济作物全面机械化鉴定文章。

  就高端智能农机鉴定而言,目前,我国已成为农机生产制造和使用大国,生产产品达到数千种。但大而不强、多而不优、部分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材料受制于人、部分高端机具依赖进口、部分领域与环节或地区“无机可用”“无好机可用”等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缺乏问题较明显,迫切需要我们瞄准农业生产需求精准补上农机装备短板。需要突出抓好浅山宜机化改造示范,组织开展智慧高产示范,加大抛秧机和大马力拖拉机等高端智能安全农机推广力度。需要抓住主要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关键环节,大力开展耕种管收等环节智能化农机试验鉴定。比如,在无人驾驶、农机作业远程电子监测、精准变量施肥施药及农业环境自动控制等智能化设备的试验鉴定上,要“下先手棋”“下快手棋”。

  三是力求在农机试验鉴定质量投诉监督体系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延伸监督触角。加强农机质量监督体系建设,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质量监督工作效率和效果,依法依规做好投诉受理和纠纷调解。探索将省、市、县三级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体系延伸到乡镇,构建省、市、县、乡四级联动机制,使这个体系链条更加接地气更加连接农民需求,让用户足不出乡村就能反映合理诉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各地农业机械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明确乡镇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机构的职责职能,保障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经费,应当配备和具备符合工作要求的人员、场所、设备和工作制度。扩大证后监督覆盖面,不仅要开展推广鉴定证后监督,也要创新开展专项鉴定证后监督,努力做到证后监督不留盲区、不留死角。扩大证后监督对象抽查比例,采取“双随机一公开”的抽查方式,力争抽检率由现在的30%扩大到60%,切实保证生产者名称、地址及产品的一致性和证书、标志的正确使用,防止“挂羊头卖狗肉”。加大有效期内证后监督检查力度,对不合格产品相应证书或生产者所有证书,该撤销的撤销、该注销的注销,绝不姑息、绝不手软。抓好政府关注、农民关心的重点农机产品质量调查,促进企业提升质量,改进服务,形成重质量、重创新的良好导向。积极调处维权。各地农机质量投诉监督机构,严格遵循“属地管理、首问负责、就近处理、无偿服务”的原则开展工作,方便农机用户投诉,对反映问题比较集中的农机产品,及时督促生产企业或经销商整改,妥善处理,按时汇总和认真分析辖区内的农机质量投诉信息,并逐级上报。质量投诉监督工作与“基层建设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对用户的诉求不躲、不拖、不推诿扯皮,真正站在农机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调查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创新“农机3·15”消费者权益日活动内容和方式,并扩大活动影响力,切实维护农机消费者合法权益。

  (作者系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