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4版:版名:综合新闻 日期:20230301
以数智赋能农食行业 带农民共享变革红利 2022年我国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0.1% 民革中央拟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提交38件提案 图片新闻 深化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部:去年建议提案办理实现三个100% 李先南:阵地一诺 一生践行
  00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以数智赋能农食行业 带农民共享变革红利
· 2022年我国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0.1%
· 民革中央拟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提交38件提案
· 图片新闻
· 深化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 农业农村部:去年建议提案办理实现三个100%
· 李先南:阵地一诺 一生践行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03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李先南:阵地一诺 一生践行

金传春 雍花

  近日,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组织的“文明种子”宣讲团,走进秣陵街道吉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宣讲会上,李先南重诺守义的事迹让在场群众动容。

  1983年,19岁的李先南入伍,在部队结识了同样来自江宁区的战友易忠怀,两人同吃同住同训练,结下了深厚情谊。他们许下承诺:“如果哪个不幸牺牲了,对方的父母就由活着的兄弟帮忙照顾。”

  1985年1月初,陆军某部奉命,在老山地区执行对越防御作战任务,先后粉碎了越军4次团营规模反扑。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54818部队某部代理排长的李先南,参加了“5.31”“6.11”“9.8”等重大战役,并圆满完成各项战斗任务。在一次任务中,他连续作战45天,带领全排发射炮弹1500发,因听了太多炮声,造成严重听力障碍。正是凭着过硬的军事技能、敢于拼搏的精神以及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李先南荣立“个人三等功”。而年仅21岁的“排雷兵”易忠怀,在一次战斗中牺牲在誓死捍卫的祖国边疆。

  1987年,李先南牢记“生死之约”,从部队返乡,第一时间找到易忠怀家。看到李先南的那一刻,易妈妈放声大哭,仿佛看到了自己儿子。李先南心头万般滋味,都化作了一句话:“你们就把我当儿子吧!”

  李先南和易家人的这份相守,一晃就是35年,他先后做过线路工、装表接电工和配电抢修工,无论工作多忙,都会抽空陪伴易家老人。夏天蚊虫多,李先南就送去凉席蚊帐;老人家喜欢穿纯棉汗衫,他就走街串巷找;灯泡不亮了、电路老化了,他一喊就到。如今,易家父母已年过八旬,李先南表示,将坚守承诺,陪着烈士的家人一辈子。

  “35年太不容易了,我也是农民,也当过兵,李先南既有农民的淳朴,也有军人的坚毅,回去我要讲给孩子听。”吉山社区居民王大爷感慨道。宣讲会结束了,李先南的事迹也传开了,他信守承诺,用朴实纯粹、诚实守信书写了精彩人生,也让江宁这座快速发展、文明向善的城市更显温暖友爱。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