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近五年刑事检察工作。最高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五年来,我国刑事犯罪结构变化明显,严重暴力犯罪发案减少。2022年起诉杀人、抢劫、绑架等暴力犯罪人数为近20年来最低。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犯罪率最低、安全感最高的国家之一。
最高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了前五年检察机关履行刑事职责的情况:起诉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人数始终处于低位运行,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也整体下降;检察机关依法惩治行贿犯罪,把“围猎”国家工作人员、通过行贿牟取非法利益、向多人行贿或多次行贿、行贿数额巨大作为惩治的重点,共起诉行贿犯罪1.1万余人,共起诉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7.8万余人,对100余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提起公诉;严重暴力犯罪在数量上和占犯罪总数比例上都呈减少和下降趋势;起诉黑恶犯罪4.2万余件,起诉黑恶势力“保护伞”3600余人;诉前羁押率逐年下降。
据介绍,五年来,刑事犯罪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我国刑事犯罪结构变化明显,严重暴力犯罪发案减少。40多年来一直占发案和被追诉第一位的盗窃罪,2019年开始退到第二位,被危险驾驶罪(醉驾)取代。网络犯罪危害日益严重,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上升明显。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近年来持续高发多发,成为刑事检察追诉的重点。
发布会上,最高检第三检察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检察机关办案情况看,当前腐败犯罪呈现出新特点,行业性、系统性、地域性腐败现象突出就是新特点之一。以粮食购销领域为例,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开展以来,仅2022年上半年起诉的相关人员就达到了前两年总和的近3倍。如山西省原粮食局局长杨某某受贿案,杨某某在担任省粮食局副局长、局长期间,“靠粮吃粮”,为他人谋取利益,多次收受贿赂,严重破坏了当地粮食系统政治生态。检察机关以办理该案为契机,对全省粮食购销领域职务犯罪办理情况进行专项调研,并制发检察建议书,向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高检相关负责人表示,检察机关将致力于深化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和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着力构建中国特色轻罪治理体系,以刑事司法现代化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