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芦晓春)2月8日,北京市平谷区举行“高大尚”重点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本次集中开工项目7个,涵盖种业创新、商贸物流、汽车后市场等多个领域,总投资48亿元,呈现项目质量优、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强等特点,将加快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金融链、服务链“五链耦合”。
平谷区以本次7个重点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为起点,吹响了大抓项目、大抓产业、大抓发展的“冲锋号”。该区以产业项目促以商招商,坚持“一个产业链生发一个产业集群”,通过一批产业项目率先开工,带动形成“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接续机制,促进“引进大项目”与“完善产业链”并举,推动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以产业项目促改革创新,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市场的手段做好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鼓励支持“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解决好产业链上下游“堵点、卡点、脆弱点”问题。以产业项目促融合发展,注重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的上下游、产供销、内外贸合作伙伴集聚,促进“农业中关村”、首都物流高地、世界休闲谷、中关村平谷园的“片区联动”,促进现代农业、智慧物流、高端制造、文旅休闲的“产业协同”,加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平谷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手续更简、流程更优、效率更高、服务更好”,不断深化“减审批、并环节、优流程、缩时限、强服务”,创新编制土地整理、土地入市、拿地开工、建设服务四个环节“一本通”,探索推行“摘牌即发证”“拿地即开工”审批流程,坚持“标准导则+量体裁衣”健全快速审批机制,促进以审批服务事项“瘦身”带动项目建设“提速”。与此同时,贯彻落实各级各类惠企助企政策,创新“服务管家”机制,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部门、一个专班、一个工期、一抓到底”“六个一”制度,当好全流程服务企业、服务投资的“店小二”“土保姆”,推动项目建设“应开尽开、应快尽快”,做到工程监督无事不扰、无微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