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高素质农民培育班学员现场学习果树技术。
参加了辽宁省大连市创新创业青年培育的学员陈松雁说:“没想到这次培训这么有趣、有料、有收获,使我们感受到了新时代新青年朝气蓬勃的学习氛围。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既方便了大家合理调整好作业时间,还能够安心的集中在一起学习,很好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此次创新创业青年农民培训受到学员普遍认可,实行了按需培训,课程针对性明显提升。在培训之前,对学员开展全面摸底,通过74个问题的调查问卷,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培训需求调研”。调研内容除学员基本信息外,还涵盖了从业经验、培训经历、培训目的、课程需求、生产实践中的困难、经营管理中的问题等诸多方面,全面了解学员自身和产业状况,从而在课程设计中更有针对性,体现了因材施教、量身定制的课程设计理念。
大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邢芳向记者介绍,近年来大连市将高素质农民培育作为重点工作狠抓落实,聚焦主导产业、新兴产业,以稳粮保供为重点,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已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1.2万人次。
庄河市鞍子山乡高房村的纪丰国,是庄河市201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学员。从参加培训以来,他的衣兜里就多了一个小本子,遇到问题就记下来,有时间就问专家。几年下来,他自己成了名副其实的专家,他自家的生产规模也不断地扩大。
通过培训,纪丰国不断成长进步。2016年纪丰国被评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百名优秀学员”称号。2018年他当选为庄河市第七届人大代表;2019年被大连市委、人民政府评为大连市劳动模范;2021年纪丰国被选为高房村党总支书记。
如今的纪丰国已经成为一名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时代”新型职业农民,也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土专家”“田秀才”,积极发挥“学员—党员—村支书”的作用。在他的带动下,当地的保护地生产由100多亩,发展到400多亩。他说:“作为一名新时代农业发展的开拓者,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是我不懈的追求。”
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振兴,人才兴则农业兴,人才强则农业强。近年来,庄河市大力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把培养“名专家”“田秀才”等乡土人才作为一贯思路,在推动草莓、蓝莓、西红柿等特色产业创新、延长产业链条、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为乡村振兴交出一张亮眼的“成绩单”。
庄河市在培训中注重典型示范引领,发挥挖掘一点,发展一面,带动一片的带动作用。如今有的学员发展成农村经济人、企业家,有的学员发展成村干部,有的学员成为家庭农场主,有的学员成为农业“乡土专家”,更多的学员成为当地创业先锋,共发展设施保护地7000多亩,吸引从业人员达15000多人,产生经济效益达7亿多元。
通过近十年的农民教育培训项目的实施,大连市已培育了产业带头人、致富带头人、农业企业管理者、乡村治理人等一批农业农村人才。
瓦房店市驼山乡一直有种植苹果的传统,曹屯村农民刘士军的家里祖祖辈辈都是靠种苹果为生。他继承了父亲留下来的果树产业,迄今为止已经干了二十七八年,每每有空余时间的他就会四处跟着老师傅一起学习相关知识,或者自发组织自己身边种植苹果的村民进行讨论,如何采用科学方法进行修剪、打药、用肥。
由于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他担心自己的这些想法只是纸上谈兵。终于机会来了,瓦房店市的2022年高素质农民培训选中了驼山乡的村民,刘士军也成为了驼山乡苹果培训班的成员之一。对于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刘士军尤其珍惜,每天很早就来到教室等待老师到来,在学习中他始终认真听讲、虚心请教、主动与老师和学员进行交流。这个勤奋好学、性格豪爽的学员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老师专业知识的讲解和实地指导下,刘士军改变以往自家500多棵果树冬季管理的老一套做法,边学习边实践采用了老师传授的新方法,为长期高产稳产创造条件。他毫无保留地把实践出中发现的问题与大家分享,传授给那些没有去听课的果农,并带动左邻右舍一起运用科学栽培方法。
“好方法要大家分享,自己富不算富,一定要带动曹屯村一起走上致富之路。”刘士军说。通过参加培训,他学习到从品种选择、移栽、一直到成熟、结果的管理方法,如何适量、合理配方、精确施肥、施农药从而使农产品有效增产,了解到运用现代电子商务技术与农业相结合进行线上销售、购买,一系列全套操作方法,提升了自己的农业素质和管理运营水平
大连市农业农村局通过高素质农民培育等农民教育活动,根据不同产业的关键生产节点,开展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培训,提升全市农业生产发展科技水平,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俗话说,走马看花不如驻马看花,驻马看花不如下马看花。为了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育的精准性,使农民教育切实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大连市农业农村局指导各区市县、各培育机构认真开展培育需求调研。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培育需求,将培育内容与当地产业发展需要有机结合。
“七次量衣一次裁”,大连市按产业、类型精准确定培育对象,科学设置班级,如市级建立电商班,庄河市建立草莓班、蓝莓班,金普新区建立大樱桃班,瓦房店市建立葡萄班、蔬菜班。班级的专业性更突出、内容更“解渴”,产业促进效能更强,推动畜牧、蔬菜和水果等优势产业持续做强,全市水果总体生产规模居全省第一。
部分学员所在合作社或农业企业已经成为农业教育或者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一些学员总结生产技术经验,进一步推动产业技术水平提升。如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葡萄专家马海峰,将自己潜心研究的阳光玫瑰葡萄高效种植技术传授给高素质农民学员,对其进行跟踪指导,结合学员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技术,解决阳光玫瑰关键核心技术卡点,形成了阳光玫瑰种植技术标准,带动当地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瓦房店市高素质农民樱桃培育班的学员于成富勤奋好学善于思考,通过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获益匪浅。他说:“高素质农民培训项目,不仅能让农民及时知道国家农业发展的大政方针、扶持政策等,而且对农民转变固有观念、思路,提高产业效益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于成富一直坚持自己对土地的热爱,他说土壤健康、食品安全是做农业最基本的底线。他将始终坚持走绿色健康、科学规范管理的发展道路,发展樱桃产业。
多年来大连市始终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对高素质培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和部署,以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高素质农民为目标,秉承着服务三农为宗旨的理念,科学谋划培训实施方案,创新农民教育的新方法,探索高素质农民培育的新路子,将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推向新的高度。大连市农业农村局科教处处长陈益民表示,农民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农民教育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他们将继续抓好农民教育工作,持续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