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8版:版名:百姓茶坊 日期:20230107
玉山漏底村里觅古韵 松姿傲霜 铁锅炖出东北豪情 图片新闻 冬是一腔水墨心意 乡村田埂 五公祠 晨钟暮鼓 老妈的“点赞之交”
  008版:百姓茶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玉山漏底村里觅古韵
· 松姿傲霜
· 铁锅炖出东北豪情
· 图片新闻
· 冬是一腔水墨心意
· 乡村田埂
· 五公祠
· 晨钟暮鼓
· 老妈的“点赞之交”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01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铁锅炖出东北豪情

王贵宏

  东北人喜欢炖菜,特别是嘎嘎冷的冬天,外面风推门雪敲窗,一锅香味四溢的炖菜在铁锅里咕嘟咕嘟地浅吟低唱,那情境,那感觉,那味道,让人幸福而愉快。铁锅炖的起源,无从考证。在我的记忆里,大米白面曾是全家饭桌上的稀罕食物,玉米面却是一日三餐的主要口粮。围着锅台转了一辈子的母亲,最拿手的就是“一锅出”。无论是逢年过节炖鸡炖鱼,还是平时炖土豆白菜,铁锅的边上面都贴一圈玉米饼子。玉米面黏性小,擀不成面条、烙不好薄饼,却比较适合这种省时省力的做法。

  如今生活摆脱了匮乏和困窘,一度被我们吃厌了的玉米饼子重又回到餐桌,人们现在吃它并非“忆苦思甜”,而是为换口味而“尝鲜”。做法更与过去迥然不同,饭店或家庭用加工得极细的玉米面掺入白面或豆面,再添些白糖或蜂蜜,把它“粗粮细做”成比过去小得多的玉米饼子。当然,最出彩的依然是锅下面的炖菜。具有代表性的炖菜有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萝卜炖牛肉和鲶鱼炖茄子。出锅时,感觉有些主客颠倒,主食倒似乎成了一锅炖菜的配角。

  炖菜,可不讲刀功,不计火候,不顾忌汤的宽窄,甚至连佐料多少亦可随心添加。比如猪肉炖粉条,可大火狂炖,也可文火慢煨,可打入嫩白的豆腐,也可切些消减油腻的酸菜。小鸡炖蘑菇首选当然是那种吃虫子和五谷杂粮的溜达鸡,这种“笨鸡”比市场上大行其道的饲料鸡价值要高许多,肉味醇香,富含营养。萝卜炖牛肉与排骨炖豆角,出锅时前者红白分明,汤是清的;后者肉菜混杂,油光溢彩。鲶鱼炖茄子可根据鱼的大小整条炖或切成段,茄子去蒂弃皮,或掰块或撕条,使其充分地吸收鲶鱼的鲜味和营养,吃时茄子入口嫩软,却又饱含鱼香。

  这几种比较普遍的炖菜,做法大同小异,皆是先以豆油下锅,油热后加入葱姜蒜和辣椒煸炒爆锅,然后加入主料,鸡和猪肉炒至发白紧缩,再添汤加菜,炖烂为止。牛肉不易烂,可后加盐或佐少许山楂。东北的炖菜种类愈来愈多,绝非仅此四种,它们共同的特征是重其味而不重其形。可不是嘛,炖菜看似简单,其实将不同食材荤素搭配巧妙融合在一起,让强悍与温柔互补,让各种食材阴阳相济,使香味和营养蕴藏其中,实在是种智慧的吃法。难怪有南方的朋友尝过几种铁锅炖菜之后竟有“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的赞誉。更有人大发感慨,说这种看似不拘小节、大大咧咧、热气腾腾的铁锅炖,颇有几分东北人那种直截了当、火辣辣的性情。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