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5版:版名:基层组织建设·广告 日期:20221213
情倾天目湖 回报“慈母”恩 攻坚克难 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农村厕所粪污与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湖北探索
  005版:基层组织建设·广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情倾天目湖 回报“慈母”恩
· 攻坚克难 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 农村厕所粪污与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湖北探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12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农村厕所粪污与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湖北探索

詹少敏

  随着农村“厕所革命”的深入推进、农民物质生活条件改善、自来水管网建设等供排水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等客观因素为农村带来了大量用水排水和污染物,农村厕所粪污和生活污水污染已成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一项现实问题。

  为破解这一难题,作为千湖之省、农业大省,2021年湖北省提出农村厕所粪污与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治理及资源化利用,充分利用厕所粪污中所含的氮和磷等营养物质。

  

  厕所粪污污水资源化利用任重道远

  湖北省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以建设“大三格”化粪池+就地农业利用或庭院绿化为主,从试点工作开展情况看,整体上符合资源化利用目标,为带动区域内粪污基本还田利用、打通种养循环堵点、推动化肥减量化、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起到了较好引导作用。

  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各地区在粪污的收集、处理、利用上存在较大差异,少数地区粪污无害化效果不达标、资源化利用不理想。部分处理设施终端出水达不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化粪池出水中化学需氧量、悬浮物等主要污染指标未达到标准中蔬菜A类的水质要求。

  建设思路方面,各地区存在一定分歧,有的将完成改厕等同于资源化利用,有的则认为改厕并不能彻底解决污水横流、乱排乱放问题。在管护机制方面,部分化粪池无人定期清掏,影响无害化处理效果;部分农户将其他生活污水接到化粪池中,导致粪液发酵时间不够;部分农户直接从化粪池第一格取粪使用造成环境风险。采用三格式化粪池技术改厕的农户,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程度较高,其中,就近资源化利用的占总样本58%,收集转运后被其他农户主体利用的占1%。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生活污水得到合理处理的约占49%。

  

  因地制宜探索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

  山地缺水地区探索出尾水分类收集全量利用模式。湖北省山区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等地,当地水资源相对紧缺,农户居住分散,房前屋后拥有大量可消纳土地,收集处理后的污水可做到100%回用。

  该模式下,厕所粪污和其他生活污水源头分质收集,厕所粪污经化粪池、沼气池充分发酵后用作农、林、草地的肥料。其他生活污水以厌氧生物处理为主,辅以生态处理工艺,出水作为渔业和景观用水,出水水质符合GB/T18921和GB11607的规定。

  该模式工艺简单,维护管理难度低,通常由村镇自行管护,运维费用低。但设施运维依赖村镇对污水处理设施管护的重视程度,若重视度不够,易被闲置荒废。因此适用于进水污染物浓度较低、土地资源相对丰富或有天然存储条件的村落,特别适合住户分散、地形复杂、地广人稀的村落。

  典型案例:枣阳市南城办事处积极推广“三二一”(三水分流、两级处理、一片湿地)模式,实行“三水”(粪便污水、洗涤污水和餐厨污水)综合治理。采用“大三格”净化池+人工湿地处理工艺,三格式净化池是由三个相互联通的密封池子组成,污水由进粪管进入第一池依次溢流至第三池。经过过粪、沉淀、厌氧及兼氧发酵后,达到无害化,经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后排出,出水水质满足农田灌溉利用要求。

  平原丘陵丰水地区探索出水质调控按需使用模式。湖北省平原地区主要为江汉平原和鄂东沿江平原,丘陵主要分布在鄂中和鄂东北,当地水网密布,耕地资源丰富,农业发达,生态环境相对敏感。水质调控按需使用模式是根据农业生产用水特点,控制污染物的去除率,通过调控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频率,或在工艺流程内增设资源化利用出口,实现出水水质可调的目标。灌溉季节满足种植业用水需求,在非灌溉季节满足达标排放要求。

  该模式下,厕所粪污经预处理后,农户可按需取用进行农田灌溉,若无灌溉需求,厕所粪污同其他生活污水经过一体化处理设施处理后出水达到湖北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要求。一体化处理设施主要采用生物滤池+人工湿地、AAO、膜处理工艺等。

  相较于其他污水处理模式,该模式工艺更为复杂,运行费用较高,以政府委托第三方专业管理机构保障设施正常运行为主。对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工作基础有较高要求。因此适用于水资源相对丰富、有季节性灌溉需求、人口密集、污水排放相对集中、对排放水质有差异化要求的村落。

  咸宁市白霓佛岭村污水处理站采用地埋式“AAO+MBR”为主体的处理工艺,采用污水达标排放和尾水资源化利用双治理模式。农户家庭厕所粪污进入化粪池,化粪池出水和洗涤污水、厨房污水等生活杂排水通过管网集中收集到污水处理设施,定期对化粪池、管网和污水处理设备设施内的悬浮或沉淀物进行清掏,确保污水流动畅通。该站点在污水进入兼氧池后另接管道至站点外,供农户用于农业浇灌。

  

  几点思考建议

  加强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统筹推进。农村改厕的核心环节是厕所粪污治理,加强农村“厕所革命”与生活污水治理有机衔接,能够实现互促共进、互利共赢。在规划设计阶段,需统筹考虑改厕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从源头将厕所粪污(黑水)和其他农村生活污水(灰水)进行“黑灰”分离,黑水单独收集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以此降低资源化利用难度,降低达标处理成本。

  加快制定资源化利用标准。根据不同地区实际情况,结合农村厕所粪污特性与利用途径,因地制宜制定不同地区的资源化利用标准。根据农户集散程度、水量差异、排水去向不同,采用更有针对性的资源化利用方式,加强源头治理,分质分类收集和利用。

  因地制宜地选择粪污处理模式和工艺。粪污处理模式的选择,首先要对使用卫生厕所的农户进行逐一调查,得出是否可以自己处理,是否需要政府清掏的结论,根据需要清掏的农户数,预测出粪污产生量;其次要对需清掏农户的分布情况,包括距离远近、集中或分散等进行分析研判;最后,要综合考虑财政保障情况、群众承受、村落自然条件等情况,合理选择粪污处理模式。

  激活农村资源拓展资金来源。要解决农村污水资源化利用资金缺乏问题,激活农村资源是关键,粪污资源化要和未来乡村人居环境、生态农业、森林经营、乡村旅游等各方面相结合。探索人工湿地、土壤渗滤等生态化技术,与村庄人居环境改善有机结合,可服务于乡村旅游及生态农业循环利用,同时更好地释放农村内生动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村民利益,让村民积极地参与其中。

  建立群众参与的长效管护机制。要鼓励支持农户自行清掏和互助清掏、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对不具备农户自行清掏和互助清掏条件的,构建农户自行清掏与社会有偿服务相结合的粪渣粪液清掏处置体系。要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合绿色农业开展厕所粪污的收集处理利用,同时,维修管护要尽量做到均等化。既要服务财政支持的改厕户,也要将群众自行改建厕所和农村公共厕所一并纳入管护清掏服务。

  (作者单位: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