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3版:版名:特刊·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欢庆党的二十大 日期:20221022
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发挥以农立校优势 以人才振兴赋能乡村振兴 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励干部群众担当有为 有党的领导,我们的生活会更幸福 这是党的好日子,也是我们的好日子 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信心 用科技的力量守护大国粮仓 图片新闻
  003版:特刊·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欢庆党的二十大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 发挥以农立校优势 以人才振兴赋能乡村振兴
· 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励干部群众担当有为
· 有党的领导,我们的生活会更幸福
· 这是党的好日子,也是我们的好日子
· 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信心
· 用科技的力量守护大国粮仓
· 图片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10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第五场记者招待会

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澎

  

  

  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10月21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招待会。招待会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主题与记者交流。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10月21日,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召开第五场记者招待会,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翟青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主题与记者交流。

  翟青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邃洞察力、敏锐判断力、理论创造力,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的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生态文明写入了党章,写入了宪法,覆盖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噪声污染防治以及长江、湿地保护等领域的25部生态环境相关法律得到制修订,中央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建立了一系列创新性制度,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十年来,我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决心之大前所未有、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翟青用三个“前所未有”展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所发生的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过去十年,我国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全国土壤污染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地表水优良断面比例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云南野象旅行团北巡,“微笑天使”长江江豚频繁亮相,藏羚羊繁衍迁徙,白洋淀鳑鲏鱼等土著鱼类逐渐恢复,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得到恢复与增长。设立了三江源、大熊猫等第一批5家国家公园,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的面积约占全国陆域国土面积的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安排部署,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翟青说,建设美丽中国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又是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热切期盼,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集中体现。下一步,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上取得新进步,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上展现新作为,在建立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十四五”规划纲要对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建设作出重要部署,下一步将坚持环保为民,突出“美”的核心导向,围绕“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美丽河湖建设目标以及“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建设目标,坚持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主要聚焦群众身边突出的水生态环境问题,夯实基础、补齐短板弱项,到2025年将建成一批富有特色的美丽河湖、美丽海湾。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