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不久前,中国(嘉兴)城乡融合发展研究院在浙江嘉兴市秀洲区挂牌成立。这意味着浙江农林大学开门办智库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浙江农林大学原以农林科技研究见长,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展开,对生产关系的研究日益凸显出重要意义。鉴于地方党委、政府的需求以及高校自身提升发展的需要,学校决定扬长避短,协同社会力量开门办智库。2012年,该校引进“超级农民”、浙江省农办原副主任顾益康担任中心主任,组建中国农民发展研究中心。
经过十年潜心探索,中心不仅获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农业农村部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批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还成功转型为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入选首批浙江省新型智库。中国(嘉兴)城乡融合发展研究院正是智库与地方合作的又一科研创新平台。
智库邀请何秀荣、黄祖辉等一大批国务院参事,以及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咨询委委员等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还聘任了一大批三农研究专长的特约研究员,并集中了一批校内优秀的中青年骨干,逐渐形成老中青、传帮带的梯队和团队优势,聚力开展乡村领域研究。
研究院院长沈月琴认为,这些外聘资深专家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社会资源,他们的到来,不仅让高校研究与地方需求的结合更紧密,也让研究形式、研究成果更加丰富,在咨政服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以及机制创新等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