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7版:版名:富民乡村产业 日期:20221019
唱响“北”元素 提升休闲农业价值链 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共生、多元融合旅游产业 新疆伽师县:全力打造优质新梅生产加工基地 大樱桃成为富民大产业 浙江嘉善县 好生态成为乡村旅游“流量密码” 湖北宜昌夷陵区 “一线协商”建言茶旅融合新业态
  007版:富民乡村产业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唱响“北”元素 提升休闲农业价值链
· 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共生、多元融合旅游产业
· 新疆伽师县:全力打造优质新梅生产加工基地
· 大樱桃成为富民大产业
· 浙江嘉善县 好生态成为乡村旅游“流量密码”
· 湖北宜昌夷陵区 “一线协商”建言茶旅融合新业态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10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赏乡村美景、寻淳朴乡情、解淡淡乡愁,云南宜良——

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共生、多元融合旅游产业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郜晋亮 王壹

  “今天,我带着38万宜良人民的热情,以花为媒,与云相邀,诚邀四海宾朋莅临美丽宜良!七月仲夏,来宜良避炎炎夏日、入美美乡村、品浓浓乡味、寻淳朴乡情、解淡淡乡愁!”9月22日,在2022年中国美丽乡村旅游休闲行精品经典线路推介活动上,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县长欧明锋向全国推荐了宜良县的精品乡村旅游休闲线路。

  宜良县位于云南省中部,是昆明市的近郊农业大县,有滇中粮仓、花乡水城、烤鸭之乡的美称。除了保障粮食安全外,近年来,宜良县休闲乡村旅游发展可圈可点,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发展的路子。

  驱车不到一小时,就可以从昆明市区抵达宜良县,赏乡村美景,品乡村特色美食。

  阿鲁龙农业旅游有限公司的马蹄湾景区是宜良县内一定要“打卡”的乡村休闲旅游景点。该景区位于耿家营彝族苗族乡境内,距宜良县城24公里,因形状酷似马蹄而得名。马蹄湾景区以河谷、山景、植被、河滩为主要景观,是欣赏溪水、自然山景的休闲观光区。今年,马蹄湾、河湾“两湾”的彩色水稻成了游客的“打卡”地,许多游客慕名前来,欣赏马蹄湾风光,在“打卡”地拍照留影。

  彩色水稻何以成为农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典范?这离不开宜良阿鲁龙农业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云钢的规划。今年初,阿鲁龙农旅公司全面启动对“两湾”的综合连片开发,在马蹄湾种植彩色水稻250亩,河湾种植彩色水稻70亩,引进云南农业大学培育的“滇禾优615”水稻品种,以及浙江大学农学院培育的6个彩色水稻品种,打造彩色图案稻田。

  “这几天,我正在组织大伙收割宜良‘两湾’的320亩彩色水稻啦!”黄云钢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底到8月底,马蹄湾景区累计吸引近20万人次观光游览。今年,得益于彩色稻田成为热门“打卡”地,有3户农户开办了农家乐,接待从周边来的游客。

  村民们对以马蹄湾景区为代表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充满信心,这信心,既来自当地政府的支持,也来自黄云钢10年彩色水稻种植经验的积累。

  今年58岁的河湾村村民石荣磊,目前和妻子在马蹄湾景区从事水稻管理和卫生打扫工作,俩人每月工资有6000多元,是当地村民稳定就业、多元增收的一个缩影。

  “马蹄湾景区的农旅融合发展不仅让我们乡村面貌越来越美,而且解决了我们的就业问题,有钱赚!我还在家开了饭店,可以让游客来我这里品尝乡村特色美食!”石荣磊笑呵呵地对记者说。

  近年来,马蹄湾景区不断完善田园综合体建设,提供固定岗位39个,农忙时节,几乎“两湾”所在的尖山村、藏方村每户都有1人在创意农业示范园打工。此外,马蹄湾、河湾创意农业示范园还制作了特色文创产品和农特产品销售,相关农户在这里打工年收入达5万元。

  “我们力争通过农旅融合,把宜良北片区的旅游做强,准备用三年时间达到80万人次的游客量,带动经济效益700万元以上。”黄云钢表示。

  目前,宜良县抢抓后疫情时代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契机,以全域旅游为方向,以丰富业态为重点,以融合发展为路径,加快建设以“宜氧天年·良心延寿-天然氧吧城宜良”为主题的健康旅行目的地。“近年来,宜良县充分发挥农业优势,加快推进农旅、林旅融合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紧紧围绕‘延长产业链’做文章,以休闲农业为抓手,着力打造特色休闲康养胜地。”宜良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丽丽表示。

  几年的不懈努力,宜良县休闲乡村旅游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2019年,宜良县成为昆明市唯一一家成功入选云南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城市;耿家营河湾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麦地冲村被评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19年,宜良县成功获评云南省旅游强县。

  “未来,宜良县将用‘融’的办法建强旅游产业链条,大力推进‘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文旅融合实现文化留心、农旅融合实现乡愁留心、工旅融合实现情怀留心、康旅融合实现健康留心、体旅融合实现运动留心,着力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共生、多元融合的大旅游产业。”宜良县委书记刘中政说。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