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3版:版名:综合新闻 日期:20221016
二十大新闻发言人举行新闻发布会 脱贫攻坚成果可固 乡村发展愿景可期 奋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十年沐党恩 旧村展新貌 不毛之地变身“聚宝盆” 肩负庄严使命 再绘壮美画卷 “党的好声音”响彻黄河畔 连遭涝旱中稻增产来之不易
  0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二十大新闻发言人举行新闻发布会
· 脱贫攻坚成果可固 乡村发展愿景可期
· 奋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 十年沐党恩 旧村展新貌
· 不毛之地变身“聚宝盆”
· 肩负庄严使命 再绘壮美画卷
· “党的好声音”响彻黄河畔
· 连遭涝旱中稻增产来之不易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10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党的好声音”响彻黄河畔

王恩标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吕兵兵

  前不久,山东省举办了“中国梦·新时代·新征程”百姓宣讲比赛决赛,菏泽市东明县融媒体中心播音部副主任彭越,靠着宣讲《打工人的幸福春节》这一故事,荣获一等奖。“这是一个讲述东明黄河滩区变迁的故事,反映的是我们党近年来在黄河岸边实行的一系列好政策,解了咱们黄河人的‘千年之盼’。”彭越说。

  在彭越的讲述里,故事的主角刘前进今年38岁,是东明县沙窝镇人,在省城济南打工。8年前的春节,表弟好不容易打工攒钱娶了媳妇,想风风光光地回家过年。抢票挤火车再花几百元打出租,好不容易到了家。一家人吃完年夜饭,又为怎么住犯了难,滩区依地形而建的砖瓦房狭小阴暗,下雪后半个月都干不了,表弟只好骑着摩托车又连夜赶往县城住宾馆,刚进门的媳妇不开心,表叔一家也丢尽了面子。从此,表弟再也不说回家过年了。

  直到2021年。这一年,刘前进的老家菏泽喜事连连:4月牡丹机场建成营运,5月底黄河滩区28个村台社区全部“分房到户”,他家也分到一座两层带院的“小别墅”,12月鲁南高铁曲阜至菏泽段建成通车。

  “又能回家过春节了,表弟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一路高铁到菏泽,出站就有到东明的两元公交车,再换坐免费公交到沙窝镇3号村台翰林苑社区,“幸福春节”就此铺展开来:占地1108亩的村台依偎在蜿蜒的黄河东侧,一排排黛瓦白墙的新房整齐排列;进村台,家家户户贴着春联、蒸着花糕、煮着猪肉,文化广场上村民忙着排演羊抵头鼓舞;来到家,室内水、电、暖、地板砖、卫生洁具全部齐备……

  “这样的大工程,这样的沧桑巨变,只有在心里装着群众的共产党的领导下才有可能,只有国家在新时代有了强大的国力基础上才能办成。”刘前进在心里告诉自己。

  秋分时节,记者再次来到黄河岸边的东明大地,类似《打工人的幸福春节》这样的故事,随着一支支身着红马甲的宣讲队伍,已然响彻黄河两岸。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用坠子书、快板和琴书等形式,或在乡镇报告厅、或在红色教育基地、或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真情讲述亲历、亲为、亲闻的故事,引导广大农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