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3版:版名:综合新闻·广告 日期:20220930
移风易俗,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国家森防指办公室派出15个工作组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督查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论述精神 系统谋划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产业旺 邮储银行青海省分行:深耕高原助三农谋振兴
  003版:综合新闻·广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移风易俗,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 国家森防指办公室派出15个工作组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督查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论述精神 系统谋划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乡村振兴产业旺
· 邮储银行青海省分行:深耕高原助三农谋振兴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09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邮储银行青海省分行:深耕高原助三农谋振兴

王靖

  

  

  邮储银行青海省分行:深耕高原助三农谋振兴

  

  邮储银行青海省分行工作人员为农户讲解贷款政策。

  近年来,中国邮储银行青海省分行始终坚持“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经营理念,坚守三农金融服务主阵地。以扶贫小额贷款和“村村贷”为重要抓手,“双轮”驱动精准支持贫困户和农牧民生产经营发展。同时持续下沉金融服务重心,优化金融供给,在原有“固定平台+流动金融”服务模式基础上,提升小额贷款业务信息化、数字化水平,高质效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

  

  以金融之犁深耕普惠万家

  秋阳高照,牛羊肥壮。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洪水泉村党支部书记马富山一边给牛羊添加饲料,一边说:“如果没有邮储银行的贷款,咱们村里的牦牛产业可不会发展得这么好!”

  马富山说,每次贷款,邮储银行的工作人员直接来现场办理,不出家门就能贷到资金,而且放款也快,他和乡亲们对于邮储银行的贷款支持很是感激。

  昔日山大沟深的洪水泉是贫困村,经过村“两委”多方调研,实地考察,发现祖祖辈辈都搞过散养的村民们拥有丰富的牦牛养殖经验,加上地缘优势,通过金融活水浇灌发展牦牛养殖产业是一条不错的致富路径。

  发展普惠金融是金融机构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在青海,不论是气候宜人的“河湟谷地”,还是条件艰苦的“青南高原”,无论是柴达木盆地,还是雪山草原,在邮储银行青海省分行的服务半径内,没有普惠金融的“真空区”,更没有“邮储人”到不了的“无人区”。

  普惠金融一直以来都是邮储银行的一面旗帜,也是邮储银行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优势所在。自2008年成立以来,该行始终坚持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三农的大型零售商业银行战略定位,充分依托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自觉承担“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社会责任,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服务个人金融客户209万户(自营91万户、代理118万户);服务大中小微型企业578户、发放贷款超32亿元;服务消费信贷客户2.4万户、发放贷款超59亿元。

  据中国邮储银行青海省分行党委书记周立群介绍,今年该行将继续秉持普惠服务理念,深度参与地方政府“甘霖工程”,通过“政府+银行+商圈”的联动模式,以“一个项目、一套方案、一个团队、一抓到底”的闭环管理措施,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更精准的金融服务。

  

  以金融活水支撑乡村振兴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为此,该行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己任,主动担当作为,不断加大金融服务力度,将金融服务送进农家院落、送入牧民“帐篷”,足迹遍及大山、草原深处,打通了农牧区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村离青海湖不远,每年夏天来这里旅游的人很多,我想开一家民宿。”“今年羊肉市场好,我打算明年再贷款扩大规模。”……对村民的资金需求,邮储银行海南州支行第一时间了解实情、零距离上门服务,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可。

  地处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江西沟镇的莫热村距离青海湖不远,近年来,村里借助独特的地理位置,村上大多数村民经营旅游业的同时,从事种植、养殖业。

  从2020年到现在,邮储银行海南州支行发挥遍布城乡的金融网络优势,挖掘信用环境较好的村落,在基层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切实解决基层群众金融服务实际困难。

  扎根农村、服务农业、贴近农民,该行正以扎扎实实的行动构建服务乡村振兴新格局。

  近年来,该行从顶层着手,设立了乡村振兴部,专职专业开展三农金融服务工作。从“惠农合作+信用村建设”到实现“整村授信”“批量开发”;从稳步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数字金融银行到积极构建“渠道+产品+平台+运营+风控”的全方位三农金融数字化发展架构,金融“活水”滋养着三江大地,滋润着百姓心田。

  当前全行涉农贷款余额突破25亿元,较年初增加5亿元,增速25%;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突破13亿元,较年初增加3.2亿多元,增速30%;全省41个脱贫县各项贷款余额突破37亿元,增速33%;全省15个重点帮扶县各项贷款余额突破9亿元,增速48%……这些指标均居国有大行前列。

  

  以金融创新践行“双碳”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的攻坚期、窗口期。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关键点和平衡点,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战略地位。

  在三江源头大力发展“水塔”金融,围绕青海“双碳”目标,该行将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融入经营管理与业务发展,从完善绿色金融服务机制、强化转型期金融风险管理、加强数字化改革创新、推进行业自身建设四大路径出发,建立健全以节能、降碳、增效为导向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同时,该行积极优化信贷结构,将绿色金融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一县一品”,全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绿色信贷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风电、污水处理、燃气等民生类项目;依托“金睛”信用风险监测系统与IPE环境数据,提升环境与气候风险管理能力,积极支持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目前全行绿色信贷余额超17亿元。

  如今,在三江源头、河湟谷地、祁连山下……处处都有邮储人拼搏进取、勇毅前行的足迹。邮储人紧紧围绕青海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立足青海,扎根青海,奉献青海,在三江大地上谱写了金融助力地方发展新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