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7版:版名: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广告 日期:20220923
稳就业 促增收 防返贫 住建部:2341.6万贫困户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 水利部:解决1710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图片新闻 金融“妙笔”绘就乡村产业好场景
  007版: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广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稳就业 促增收 防返贫
· 住建部:2341.6万贫困户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
· 水利部:解决1710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 图片新闻
· 金融“妙笔”绘就乡村产业好场景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09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金融“妙笔”绘就乡村产业好场景

——农行陕西省分行倾情服务安康乡村振兴
石太莉

  

  

  金融“妙笔”绘就乡村产业好场景

  

  图为农行陕西省分行同安康市人民政府签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

  

  

  金融“妙笔”绘就乡村产业好场景

  

  图为农行平利县支行行长及客户经理开展“茶叶贷”贷前调查。

  安康是硒资源富集地,富硒茶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陕南地区更是陕西省重要的富硒茶叶生产加工基地,茶叶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群众增收、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农行陕西省分行始终坚持把服务乡村振兴作为全行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

  

  “茶叶贷”——

  

  为秦巴大地注入“金融活水”

  “这几年,在平利县农行的大力扶持下,通过发展茶叶产业,不仅使我自己的腰包鼓了起来,也让乡亲们一起赚了钱。”茶叶产业大户罗延会说。他所经营的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位于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这里生态环境优良,日间光照充足,所产茶叶具有山茶的浓郁茶香。目前,罗延会的茶园面积已扩大到1200亩,建成了标准化茶叶加工厂,年产值超400万元。

  “茶叶贷”是农行安康分行紧紧围绕安康市委、市政府《安康市重点产业链金融链长制工作方案》,坚持链链对接、一链一策,助推农业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创新金融服务和信贷模式、针对安康市茶叶产业推出批量贷款业务的创新产品,通过调研反复修改产品细节,让“茶叶贷”业务为广大农民参与茶叶产业发展、分享发展红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在安康,除了不少像罗延会一样的茶农,还有许多从事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的专业合作社及企业,都不同程度得到了农行“金融活水”的灌溉。

  来自紫阳县焕古镇的庞西玲是村里最早开设茶叶加工厂的茶户之一,创业过程中也曾遭遇过资金困局,受抵押物和银行信贷政策等限制,她想从银行获得贷款并不容易。“我试过在其他银行跑了几趟,填一大堆申报材料,只能贷几万元,解决不了大问题。”紫阳县农行正在推广的“惠农e贷-茶叶贷”,实实在在解决了合作社众多茶户的融资难题。通过紫阳县农行的信贷扶持,庞西玲的茶厂越做越红火,茶叶加工量由以前的1000公斤提升到现在的1500公斤,年毛收入由以前的25万元提升到现在的50万元,庞西玲不仅自家脱了贫,还帮助10余户脱贫户一起奔上致富路,像庞西玲一样获得农行信贷扶持的茶农在安康市就有500余户,他们都称赞“茶叶贷”是便利又惠农的好产品。截至8月末,农行陕西省分行累计向安康地区投放“茶叶贷”2.3亿元。

  乡村要振兴,产业扶持是关键。近年来,农行陕西省分行紧紧依托各地主导产业,通过农担合作机制,大力支持特色产业种养、加工、商贸、流通等领域经营大户发展,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助力乡村振兴,着力打造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名片。截至8月末,陕西分行农业贷款余额145.9亿元,较年初增加18.7亿元;乡村产业贷款余额207.2亿元,较年初增加33.3亿元;涉农贷款余额787.3亿元,较年初增加56.2亿元。

  

  “信息建档+线上办贷”——

  

  科技赋能创建智慧场景

  为全面加强县域支行和网点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建设,农行陕西省分行有机结合县域支行的服务功能提升和服务主体下沉,充分发挥遍及县域城乡网点服务体系和乡村线上金融渠道优势,围绕壮大集体经济和农民致富,积极推进“农户信息建档+全线上化办贷”双轮驱动新发展模式,常态化推进“深耕乡村”行动和农户信息建档工作。

  安康地区茶农分散,安康分行通过员工实地进村入户进行走访的方式,集中采集农户信息入库,当地茶农如今只需经过申请、村委会集中评议、农行员工入户调查等流程,就可以在农行掌银上申请贷款了。截至8月末,安康分行实现农户信息建档1.4万户,“惠农e贷”本年累计投放28.5亿元,余额达11.6亿元。

  走进安康石泉县池河镇沧海桑田景区广场,“明星沧海超市”颇为引人注目,这是农行石泉县支行打造的县域精品惠农通服务点,作为农行的惠农支付点、农民家门口的“银行”,该服务点能够提供查询、转账、存款、取现、缴费等多元化服务,村民也可以直接通过服务点交社保医保、缴电费水费、扫码购买农资,还可以申请贷款。目前在安康地区累计打造惠农通服务点527个,服务点乡镇覆盖率100%,年交易金额达到0.8亿元。

  近年来,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行陕西省分行不断升级打造涵盖物理网点、自助银行、惠农通服务点、网上银行、移动银行的农村金融基础服务渠道体系,运用数字技术推动金融服务进一步向乡村下沉,不断丰富乡村“金融+生活”场景,进一步助农、惠农、便农、利农。农行安康分行紧紧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上线“乐享三秦”掌银特色平台,开辟衣、食、住、行、游、娱、教等高频生活消费场景,打响了安康分行线上生活金融服务专属品牌。数据显示,农行陕西省分行掌银月活客户数总量超455.3万户,互联网场景商户达587个。

  农行陕西省分行将以推进“整村建档”为抓手,把用得起、贷得上又实惠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打包”送进千家万户,以金融活水“润泽”秦巴大地,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三农国家队、主力军作用。

  

  加强政银合作——

  

  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一直以来,农行陕西省分行都将解决好农民融资难题作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之一,坚守“面向三农、服务城乡”定位,结合省情和各地资源禀赋,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通过科技赋能,加大创新力度、加快服务转型,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农行安康分行积极主动对接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不断加大政银合作力度,先后与市政府、9家县级政府签订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选派5名科级干部到重点县(区)乡村振兴局任副局长,与市政府、市级涉农部门、县级政府展开全方位合作,根据与安康市签订的《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安康分行将在5年内投放10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安康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目前已累计投放各类贷款47.2亿元,仅用1年时间就完成协议投放金额的47.2%。

  为了适应三农工作重心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转移后的工作需要,安康分行专门设立乡村振兴金融部,全面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组织保障能力。为进一步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率,安康分行出台了提升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效率“十条措施”,实现了信贷环节、申报材料、办理时间“三减少”。截至8月末,安康分行各项贷款余额126.8亿元,较年初净增6.5亿元。

  

  精准帮扶显担当——

  

  打造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新体系

  安康市是陕西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最多的地市之一,同时也是全辖唯一所有县区都是脱贫县的地市。今年以来,农行安康分行牢固树立“全行办三农”理念,出台分类转授权、产品创新、经济资本优惠、战略费用倾斜、班子建设、组织推动等优惠措施,把服务三农放在更加优先的重要位置,成立了36支深耕乡村服务工作队,深入帮扶县基层开展营销服务,不断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脱贫县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8月末,农行安康分行在辖内4个国家重点帮扶县贷款余额83.42亿元,较年初增长了8.7亿元,增速为11.61%,高于全市贷款增速1%。其中当年投放“富民贷”1.44亿元,惠及900余户农户,有力地支持和带动当地农户发展生产和增收致富,强化金融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服务能力。

  今年5月以来,农行陕西省分行的驻村帮扶工作由安康白河县双丰镇民主村调整到构朳镇玉门村,调整后派驻干部主动融入白河、融入构朳、融入玉门、融入组织、融入群众,自觉把对党的忠诚和对工作的敬业精神落实到驻村帮扶行动中。玉门村土地贫瘠耕地少,村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这些一直是制约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在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员商量下,根据传统种植产业及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村集体确立了以短期产业香菇、木耳、大棚蔬菜;中期产业魔芋、葛根;长期产业石材、木瓜桃等产业规划,同时多方争取项目资金支持,采取提供种苗、种子,强化技术培训等方式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截至今年8月,农行陕西省分行先后帮助销售当地农副产品35万元,捐赠8万元现金作为帮扶资金支持玉门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踔厉奋发,笃行致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行陕西省分行将以人民的美好金融需求为奋斗目标,以高质量发展服务新发展格局,不断满足秦巴百姓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全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为安康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贡献农行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