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掬得满庭芳,文明花开满园春”。近年来,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倡导婚事新办,“低彩礼”“退彩礼”等文明新风蔚然成风。
红寺堡区新庄集乡柳树台村村民者哈三夫妻俩育有两儿一女,2006年他家从固原市泾源县搬迁至红寺堡区,抢抓脱贫攻坚的大好良机,努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用勤劳双手创造幸福生活。者哈三非常重视子女教育,孩子们也十分争气,大儿子是一名现役军人,小儿子现在读高中。
到了适婚年龄,女儿者爱华经人介绍谈了对象,双方父母商谈彩礼时,者哈三主动提出不要彩礼,但最终没拗过男方家长的坚持,收下了7万元彩礼,者哈三并未将彩礼留作己用,而是拿出3万元陪嫁。“为了让女儿过得幸福,彩礼钱要得多了,是给孩子增加负担,他们的日子过好了,我们做父母的也就安心了。”者哈三说。
女儿就嫁在本村,婚后生活也没有过重的经济负担,小两口相亲相爱,家庭和睦。闲暇之余,他们时常带着孩子看望父母,一家人其乐融融。
郭锐于1998年由隆德县搬迁到红寺堡区大河乡香园村,历任大河乡碱井村村主任和香园村村主任。
郭锐带领村干部成立红白理事会,明确人员职责分工,重点对办事待客范围、就餐桌数、饭菜烟酒标准等方面进行严格界定,严禁大操大办,规范文明办事。他还带领村干部、网格员,挨家挨户征求群众意见,把禁止大操大办婚丧事宜纳入村规民约。他勤勉务实、履职尽责,赢得群众对移风易俗的理解和支持。
郭锐以身作则引导广大群众拒绝高价彩礼、大操大办,改变陈规陋习。他自己三个闺女的婚事都是一切从简。他总说:“我不仅是一个农民、一名村干部,也是一名党员,我有责任带头去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遏制不良之风。”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台社火传承人,他将秦腔和移风易俗有机融合到一起,用秦腔编排了一些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尚的戏曲小段子,让群众在耳濡目染中了解民规,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
大河乡龙泉村的马维雄和妻子结婚30年来,真诚相待、夫妻和睦、相敬相爱。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全家人积极进取、乐于助人、热心公益,得到亲朋好友和邻居的一致赞许。
在今年大女儿的婚事上,马维雄夫妇拒绝高价彩礼,他们新事新办、婚事简办,身体力行倡导移风易俗。彩礼要了6万,又陪嫁了2万。有的亲戚、邻居甚是不解,说彩礼要得少了。马维雄却说:“他们要创业发展,孩子们还要接受好的教育,用钱的地方多得是,不能因高价彩礼给他们增加负担,只要他们过得幸福,我们做大人的就很开心了。”女儿结婚当天,马维雄只请了自家的亲戚陪送女儿,免去了一切旧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