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1版:版名:要闻 日期:20220902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欢迎中外记者采访 迎来农业科技又一个春天 习近平致电祝贺图伊马莱阿利法诺连任萨摩亚国家元首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 在市场竞争中锻就中国质量培育中国精品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 升学不办“宴” 认养古桂树
  0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
·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欢迎中外记者采访
· 迎来农业科技又一个春天
· 习近平致电祝贺图伊马莱阿利法诺连任萨摩亚国家元首
·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
· 在市场竞争中锻就中国质量培育中国精品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 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
· 升学不办“宴” 认养古桂树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09月0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升学不办“宴” 认养古桂树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乐明凯

  

  开栏的话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农业农村部会同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定于今明两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治理工作,并于9月份在全国统一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月”活动。

  各地积极行动,标本兼治,综合运用教育、规劝、奖惩、示范引导等多种措施,有效遏制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推动农村风气持续好转。即日起,本报开设“治理陈规陋习 推进移风易俗”专栏,报道各地农村移风易俗好做法、好经验,敬请关注。

  “你认养桂花树了吗?”这个升学季,湖北省咸宁市的升学家长们见面,这句话成了大家打招呼的热门问候语。

  今年,咸宁在全市发出“蟾宫折桂”大学生认养古桂花树活动倡议书,组织新录取大学生以认养古桂花树的形式庆祝升学,拒绝红包、酒席性质的“谢师宴”“升学宴”。目前活动主要是认养咸宁市咸安区桂花镇柏墩村、鸣水泉村古桂群落的千余株古桂树,在每一株古桂花树的铭牌上,不只写上树龄、品种、冠幅、保护等级,还写上认养人名字、学校、人生理想,并鼓励大学生在外当好家乡“形象大使”。

  暑假期间,活动得到准大学生及家长们积极响应,纷纷在网上报名。已有202名大学生成为首批认养者。咸宁市中国桂花城建设领导小组给他们发放了认养证书。

  咸宁高中毕业生汪雪妍考取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认养了一株古桂树。她说,此次活动让她能够更好地了解咸宁古桂树的生长习性和背后的历史文化,不忘乡愁。

  尊师重教是我国优良传统。但谢师重在表达心意,如一味举办“宴”,可能滋生攀比心理,还可能造成浪费。“认养古桂树这种方式节俭又不失隆重,既避免了不必要的开销,又把感恩之情表达出来。”汪雪妍的父亲汪明胜认为,让走向各地的学子们把家乡古桂树文化带出去,比吃一顿大餐更有意义,比摆酒席更有面子。

  “老师们辛苦培养孩子3年,我孩子能考到这么好的学校,我真是高兴!”鄂南高中毕业生余依瑞今年考取了香港中文大学,她的妈妈刘银英为女儿认养了一株110年树龄的古桂花树,刘银英说,“相信老师看到这块树牌也会骄傲的。”

  咸宁市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从“谢师宴”遇冷,到“一张合影作留念”“一个电话表谢意”“一条信息送祝福”,再到如今的“在家乡认养一株古桂花树,感恩写在树牌上”,背后展现的是咸宁学子及其家长们带动家乡倡导感恩的文明新风尚。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