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1版:版名:要闻 日期:20220815
过上好日子 活得有面子 毫不放松抓好农业防灾减灾和秋粮生产 全力以赴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上可高耸入云 下能植根大地 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 图片新闻 青海:全力抓好畜牧业生产 保障肉蛋奶有效供给 “村BA”火出圈,呼唤乡村文化自信
  0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过上好日子 活得有面子
· 毫不放松抓好农业防灾减灾和秋粮生产 全力以赴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 上可高耸入云 下能植根大地
· 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
· 图片新闻
· 青海:全力抓好畜牧业生产 保障肉蛋奶有效供给
· “村BA”火出圈,呼唤乡村文化自信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08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上可高耸入云 下能植根大地

——农业科技人才建设实现连天接地全面覆盖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浩

  如今的餐桌上,新鲜丰盛的瓜果并不稀奇,即使在北方,味美色鲜的柑、橘、橙、柚也能四季常见。“如今,柑橘成熟期由原来的4个多月拉长到11个月,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柑橘。”作为新中国首位果树学博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一直致力于柑橘研究。

  “果盘子”丰盛的背后,是农业科技领军人才的不懈攻关。近年来,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送进百姓家,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人才是第一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着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推动了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支撑引领我国农业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截至2021年底,全国农业科研机构拥有科研人员7.23万人,农业领域新晋两院院士46人,234项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

  如今,我国基本构建起梯次合理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即农业战略科学家、农业科技领军人才、青年农业科技人才、农业领域卓越工程师。从“卡脖子”技术攻关到先进科技转化落地,在农业农村发展的不同领域、不同环节发挥作用,相互补充,连线结网,构成了一张覆盖农业农村的科技人才大网。

  

  突新争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在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东白庄村,由袁隆平科研团队研发的巨型稻试种田一片绿意盎然。此前,袁隆平院士生前牵挂的稻田也从三亚传来好消息,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早稻测产,平均亩产为910公斤,下半年晚稻平均亩产590公斤就能实现袁隆平提出的双季稻平均亩产1500公斤目标,“禾下乘凉梦”有望早日实现。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等老一辈农业战略科学家,一生致力于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在实现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的路上,老一辈农业战略科学家的脚步从未停歇。

  薪火相传,重任传到了更年轻一代手中。如今,邓秀新、吴孔明、万建民、赵春江等新一代农业院士专家,正发挥着战略科学家的作用。2020年,在第三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活动中,万建民团队培育的“宁香粳9号”获得金奖。作为水稻分子遗传与育种专家,万建民40余年来醉心于培育产量高、品质好的水稻品种:“不仅要让老百姓吃饱,更要吃好!”

  经过“十三五”育种科技攻关,良种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在口粮上已达54.85%,所有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在参与承担生物育种等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打造出一支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战略科学家队伍。截至2021年底,农业领域共有两院院士140名,遴选产生了李振声、唐启升等71位在推动科技进步、支撑产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华农业英才。

  接过接力棒的,还有刘仲华、陈化兰、张佳宝、李新海等一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作为农业科技战略人才力量的主力,他们深刻把握科技前沿和产业发展,领衔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在解决农业“保供、解卡、防风险、促绿色转型”等科技难题、指挥组织颠覆性重大科技任务上发挥着领军作用。

  十年来,农业战略科学家、农业科技领军人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攻关农业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农业重大病虫害风险隐患、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发挥着重大作用,正积极履行着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使命担当。

  

  落地生根,科技之花开遍广袤农村

  “预期产量比去年还要好,全市今年能增产2%左右。”夏收期间,在河南邓州3.5万亩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看到602公斤的小麦预测产数据,邓州市农技中心主任冀洪策十分兴奋。回顾这季小麦的生产,每个生长阶段他们都要对600个左右的样点进行监测、调查,并抽样进行麦田土壤墒情、农业损害、农情信息等调查,让技术指导更精准。近年来,冀洪策和他的团队累计推广应用1600余万亩次,增产粮食3.8亿公斤。

  连年的粮食丰收,是对农技推广队伍“播种”科技的最好检阅。近年来,我国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持续加强,服务活力不断增强。开展农技人员分级分类培训,实施学历提升计划,持续推动改善技术装备和推广手段。构建了部、省、县三级重大技术协同推广机制,集成熟化23项引领性技术,年累计推介2.2万项绿色增产、节本增效的主推技术,切实发挥引领性技术在推动产业增效和农业转型升级的重大带动作用。

  如何有效提升基层农技人员整体水平,激发活力?在河北省,开展知识更新培训和学历提升培育,有效破解了基层农技人员学历层次低、专业匹配度低、人员断层困境;实施特聘农技员和村级产业技术指导员制度,上联专家,下联农户,弥补了基层农技推广力量不足难题。2013年,河北省政府出台了《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奖励办法》,对在农技推广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和项目实施奖励,并重点向基层一线倾斜,极大地调动了农技人员积极性。

  目前,全国共有农技推广机构5万余个,约50万人,85%左右有大专以上学历,75%以上的有专业技术职称。涌现出杨茂胜、彭炎森、王玉华、达瓦、向辉、黄磊、马学杰、赵美玲、潘正永、董巧兰等一批优秀农技推广员,他们都是农业卓越工程师,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让先进适用成果在广袤田野开花结果。

  

  多方聚力,培厚育肥“科研土壤”

  水稻株型调控机理、十字花科蔬菜基因组和遗传育、新疆棉区害虫行为调控……近年来,农业科研成果如星火燎原,一大批青年农业科技人才从崭露头角到“揭榜挂帅”,挑起了农业科技的大梁。

  棵棵幼苗,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少不了肥沃“科研土壤”的滋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地方持续深化改革科技评价机制,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落实创新激励政策,不断激发农业科技创新活力和动力。

  ——坚持“超前期布局、超长期投入、超长期回报”。加强对“十年磨一剑”的耐得住寂寞的“冷板凳”人才的长期投入,适当放宽关键与前沿领域的短期功利化考核,营造适宜重大原创颠覆性成果诞生的“科研土壤”。

  ——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人才“松绑”。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改进科技评价体系,放权赋予科研人员自主权。推动建立同行专家评价制度机制,推行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人才实行分类分级评价。遵循不同类型人才成长发展规律,科学合理设置评价考核周期。简化评审环节,改进评审方式,减轻人才负担。

  ——优化科研环境,激发人员创新活力。着力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激励更多科研人员主动投身科研事业。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坚持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将科研项目间接经费、科技成果转化奖励作为补充,提升科研人员收入待遇,激发创新活力。

  ——越来越多农业企业加大人才吸引和培养力度。大北农集团拥有2800多名技术创新人员,其中博士近100人,启动实施“千名博士人才工程”,每年研发投入超过5亿元,围绕人才链、政策链、产业链精准发力。大北农生物技术公司吸引了一大批在大型跨国公司做出国际一流科研成果的科学家全职工作,组建了结构合理、媲美国际顶尖水平的生物育种研发队伍。

  经过一系列改革,中央、省、地三级农业科研机构系统逐步稳固。目前,地市级以上农业科研机构的数量达974个,全国农业科研机构从事农业科技活动人员7.23万人,建成了机构数量、人员规模、产业和学科覆盖面均为全球之最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涌现出陆宴辉、王宏伟、李莉、汪海等一大批青年农业科技人才,作为农业科技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他们对所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