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7版:版名: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日期:20220812
搬进新家园 开启新生活 “城里人”成为村民的“贴心人” 图片新闻 从围着灶台转到围着机器转 细化实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 富民工厂蹚出稳岗增收新路子 接续对口帮扶助村庄振兴 助力脱贫户发展特色产业 图片新闻
  007版: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搬进新家园 开启新生活
· “城里人”成为村民的“贴心人”
· 图片新闻
· 从围着灶台转到围着机器转
· 细化实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
· 富民工厂蹚出稳岗增收新路子
· 接续对口帮扶助村庄振兴
· 助力脱贫户发展特色产业
· 图片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08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河南省宁陵县黄岗镇驻己吾城村第一书记孙萌——

“城里人”成为村民的“贴心人”

闫占廷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帅杰

  村容村貌变美了,村里产业增多了,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老百姓的文明意识提高了……谈起村里的可喜变化,河南省宁陵县黄岗镇己吾城村驻村第一书记孙萌充满成就感。

  2017年10月,宁陵县政协科员孙萌被派到己吾城村担任第一书记,一下子从“城里人”变成了“村里人”。在1600多个日子里,他脚踏实地,真情付出,一腔热忱地为村民谋利益、解忧盼。

  “我们的孙书记,心里装的都是咱老百姓。”提起孙萌,脱贫户平永山一边兴奋地说着,一边竖起来了大拇指。当初孙萌入村的时候,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是194户856人,他不辞辛苦地走访,了解每一家的难处和想法,成为全村百姓的“贴心人”。

  村民刘其彬家的房子需要危房改造,郭照兰的残疾证需要申办,平永合家想发展养殖业……孙萌把民生疾苦时刻挂在心头。他最惦记的还是村民平永山,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平永山早已摆脱贫困。但在走访中发现,平永山平时患有精神疾病,祸不单行,他爱人又被诊断为直肠癌,高昂的医疗费让一家人喘不过气来。“不能让他一家返贫再成贫困户!”孙萌下定决心。在孙萌的帮助下,平永山家享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和大病救助,另外还领取了残疾人生活补贴和光伏发电分红。

  “乡村要振兴,产业须先行。”己吾城村不但建起了扶贫车间,还实施了光伏发电项目。“村里的创跃鞋业安置村民50多人,每人月收入不低于3000元。在家门口就业,既可以照顾老人,陪伴孩子不再留守,还不影响干农活、做家务和接送孩子上学。”孙萌说,“光伏发电被称为村里的‘人民银行’,村民年年可以从中分红,老百姓也享有了年终福利。”

  孙萌还积极发挥村里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大力发展种植和养殖业。种植户蒋杰流转土地100多亩搞酥梨种植,种的是优质秋月梨,品质好、产量高、价钱好,收益喜人。在蒋杰的引领下,村民可以用地或拿钱入股,也可以在梨园里打工挣钱,走共同富裕之路。村里原有七八家养牛户,养殖规模小,养殖技术跟不上。在孙萌的奔走下,村里很快成立了养牛专业合作社,大家抱团发展,共享资源,共同受益。

  现在,己吾城村已成为孙萌的“第二故乡”,了解到己吾城村厚重的历史底蕴后,孙萌萌生了新的想法。己吾城村原是魏晋时期的己吾县,是魏太祖曹操兴兵点将之地,三国猛将典韦的家乡,还是隶书《张迁碑》中张迁的故里,清朝第一廉吏汤斌的墓地也在这里。“如此厚重的历史文化也是一笔精神财富,我们要把己吾城打造成宁陵县一张知名的历史文化名片。下一步,村里将筹资修建古城墙景观、复原典韦墓和曹操点将台遗址等,开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孙萌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