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4版:版名:综合新闻 日期:20220810
内蒙古包头市:一个工业大市的气象为农实践 水利部针对南方5省区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图片新闻 自然资源部:积极做好用地用海要素保障 导弹尖兵的砺剑春秋 农优品牌 振兴先锋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三农号
  00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内蒙古包头市:一个工业大市的气象为农实践
· 水利部针对南方5省区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 图片新闻
· 自然资源部:积极做好用地用海要素保障
· 导弹尖兵的砺剑春秋
· 农优品牌 振兴先锋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三农号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08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内蒙古包头市:一个工业大市的气象为农实践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强

  近年来,内蒙古包头市气象局通过持续规范农业气象服务业务流程和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切实增强了服务的主动性、及时性、针对性。完成了包头市玉米、春小麦、马铃薯、日光温室气象服务手册的编写,建立健全了主要作物的农业气象服务指标,制定了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完善了农业气象服务。在玉米、小麦、马铃薯等农作物的关键农事期,开展全程系列化气象服务。

  “包头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是以冶金、稀土、机械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农业在其中的占比很小,占GDP比重只有1%-2%。尽管如此,包头市也一直没有放松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重视,而气象为农服务也一直随着农业的发展而深化。”包头市气象局局长白月波说。

  

  莜麦是增雨后抢播的 黄芪是气象重点服务的

  站在自家500亩的莜麦地里,看着绿油油的莜麦苗,低的十几厘米,高的已经长到二十几厘米,王永强脸上喜滋滋的,面对记者的怀疑,他一个劲地说:“来得及,虽然这些莜麦都是6月下旬播的种,现在看着不大,但秋季应该能保证产量的。”

  王永强是固阳县兴顺西镇羊场卜子村的种植大户,同时也是内蒙古优丰乡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今年自春季以来,当地遭遇了30年不遇的干旱,其中大旱、重旱面积达到了90%,致使许多农作物都无法播种。6月21日当地终于下了春季以来的第一场雨,气象部门同步进行了人工增雨作业,他及时抢种了耐晚播的莜麦。因为莜麦可以深播,有一拃深即十几厘米,种子可以吸收更多土地深处的水分。

  固阳县副县长娄成亮告诉记者,固阳县是内蒙古旱作农业大县,“十年九旱、年年春旱”是固阳县的主要气候特征。因此,固阳县460万亩的农作物播种面积中,大多是耐旱作物。尽管如此,依然不能没有雨水,包括以耐寒怕涝为特点的黄芪,在生长的关键阶段也得靠雨水。

  “我今年种植了1060亩黄芪,黄芪理想的降雨量是400毫米,极度干旱会导致黄芪减产30%,多亏了气象部门的人工增雨,干旱才得到了有效缓解。”包头市润植丰产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润才说。

  固阳县是全国著名的黄芪大县,全年种植面积6万亩,产量1.6万吨,均占到了全国的1/10。固阳县气象局局长陈燕凤向记者介绍,基于固阳县的主要气候特点和主要产业类型,固阳气象为农服务的重点也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工增雨和防雹,一是黄芪气象服务。

  

  服务牛羊牧草就是服务牧业 农业旅游体现在“细微”和“安全”

  热希尼玛,达茂旗(即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明安镇呼格吉乐图嘎查牧民,记者来到他的蒙古包时,他的儿子正准备去自家牧场往回赶羊。

  热希尼玛家目前承包草场6000亩,去年共出栏羊100多只,牛七八头,今年到目前存栏羊300只、牛40多头。他说:“现在大多数牧民都是冬季接羔,因为到年底产肉更多,但冬季接羔必须得时刻关注气温和寒潮,这些多亏了气象部门及时提供的信息,如果赶上气温过低,就得把羊往舍里赶,同时还要及时为羊羔采取保温措施。”

  达茂旗是内蒙古自治区19个边境旗县和33个牧业旗县之一,旗气象局局长敖登其木格介绍,为生态平衡,达茂旗在2008年至2020年实行了长达12年的禁牧期,从2021年禁牧解禁以后,牧民养殖牛羊的积极性开始恢复。气象为牧服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牛羊养殖,一个是牧草种植。

  养殖环节重点有两个,一个是接羔保育期,从上年的11月底到来年的3月底,这个时候重点关注的是温度、大风、寒潮和降雪;另一个是剪毛抓绒期,为每年的4月至6月,这个时候重点也要关注温度和寒潮,不能让“光秃秃”的羊受冻。

  牧草方面,首先是牧草返青期,为每年的3月至5月,另外在5、6、7、8四个月,还要随时监测牧草的长势、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等指标。

  “达茂旗气象局的沙尘预警发布很及时,每次收到他们的预警,我们都会及时疏散游客,把户外活动改为室内,保证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达茂旗诗画草原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赵志国说道。

  AAA级诗画草原旅游景区位于达茂旗巴音敖包苏木达布希拉图嘎查,2018年建成,建设占地面积240亩,景区每天可接待游客1000余人次,2021年共接待游客6万人次,是达茂旗体验草原文化的一个重要去处。

  走进景区大门,电子横屏滚动显示着当天的气温、风力等天气预报和防御提示,细致的旅游气象服务体现在细微之处。

  2020年,为迎接达茂旗夏季旅游旺季的到来,达茂旗气象局提前与旗内各旅游景区负责人对接,了解服务需求,制定旅游服务方案,每日发布景区天气预报,提醒游客增减衣物、携带雨具、注意防晒和自然灾害,并重点开展气象预警“叫应式”气象服务,发布预警信号后第一时间与各景区负责人联系,并提供相应预警防御措施。

  

  设施农业已有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系统 主要农作物都有服务指标

  走进包头市农科院的大棚里,各色番茄喜庆地挂在秆上,小辣椒像一个个小灯,茄子、生姜,此外还有南方地区的香蕉和柠檬,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自从和气象局合作以后,设施农业作物收成很好。”包头市农科院工作人员介绍,“一旦出现寒潮、大风、降雪等天气过程,我们能第一时间接到通知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包头市气象台副台长吕晶洁介绍,自2010年起,包头市气象局就与包头市农科院合作联合开展设施农业气象服务相关研究,在农科院不同类型温室布设了温室小气候自动气象站。2011年研发了“设施农业气象服务系统”,之后对系统进行了多次升级优化,完成了目前的“包头市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系统”。

  通过调查和专家走访,包头市气象部门总结归纳了包头市常见的23种蔬果115项气象服务指标、161项温室预警指标、4类气象灾害预警指标。气象部门在指标体系下,根据温室监测到的实时数据,结合天气预报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数据,作为对农作物各个生长发育期气象条件评估的客观依据,并自动推送报警、预警信息,给农民和种植户提供科学可靠的参考建议。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