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6版:版名:农田建设 日期:20220730
以示范区带动农田综合配套升级 图片新闻 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列入重点工程 因地施策推进撂荒地复耕 图片新闻 山东莒县高标准农田“建管用”全链条联动 “良田”占比超七成 亩产实现“两季吨粮” 全国首单农田碳汇试点项目完成交易 新疆莎车县盐碱地冬小麦试种成功
  006版:农田建设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以示范区带动农田综合配套升级
· 图片新闻
· 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列入重点工程
· 因地施策推进撂荒地复耕
· 图片新闻
· 山东莒县高标准农田“建管用”全链条联动
· “良田”占比超七成 亩产实现“两季吨粮”
· 全国首单农田碳汇试点项目完成交易
· 新疆莎车县盐碱地冬小麦试种成功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07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疆莎车县盐碱地冬小麦试种成功

潘彦云 陈喜安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道忠

  近日,新疆莎车县巴格阿瓦提乡喀拉坡塔村盐碱地试种的百余亩冬小麦开镰收割。经专家组综合测定,在小麦理论亩产达到690.8公斤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土壤盐碱度。

  莎车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布古里沙漠之间的叶尔羌河冲积扇平原中上游,干旱少雨,部分乡镇土壤盐碱度高。其中巴格阿瓦提乡紧靠沙漠,土地含盐量0.4%,近一半的耕地为中度盐碱化土壤,庄稼生长困难。

  2021年9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团队选择莎车县巴格阿瓦提乡喀拉坡塔村作为南疆首批盐碱地改良试验基地之一,种植了百余亩杂交小麦新品种“京麦183”。

  “盐碱地里种小麦,这在南疆还是首次。从播种到收割,我们研究了不同的种植密度、灌溉方法及科学施肥技术,一整套精细化的田间管理,不仅确保了小麦的成活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的盐碱度,在土地改良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所所长张胜全介绍。

  参与此次测产的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汤永禄说:“从整个生长环节看,杂交小麦新品种‘京麦183’表现出较强的耐寒、耐旱、耐瘠薄、产量高等特点,能有效降低土壤盐碱度,更适合在南疆部分县市盐碱化土壤上种植。”

  喀什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刘昌文介绍说:“今后,莎车县将在部分土地盐碱化程度高的乡镇大面积推广种植‘京麦183’,并逐年推广至全地区。”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