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阳展示自己种植的菠萝蜜。
原产于澳大利亚的手指柠檬,墨西哥的巧克力布丁果,西非、加纳、刚果一带多见的神秘果,来自安第斯山脉的黄金果……世界各地的奇珍异果,如今都在福建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台丰山生态农业园区里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清香。
大陆客户来台湾购买果树这样一个偶然的契机,让80后台湾青年蔡志阳对大陆市场产生兴趣。“我的祖籍在漳浦,漳浦台创园对台商的政策支持力度很大,而且漳浦讲闽南话,饮食、文化都与台湾非常相近。”几番考察后,福建漳浦成为蔡志阳落地大陆实现创业梦想的首选之地。园区面积从创业之初的12亩增加到如今的80亩,多达110个新品种的果树示范种植,让蔡志阳成为远近闻名的“台湾水果王子”。
蔡志阳出生于台湾嘉义的农业世家,谈及对果树的热爱,蔡志阳这样回答:“我们一家三代种水果,小时候爷爷跟我讲过一句话,‘我们做农业的一定要种可以吃的,万一你的东西卖不掉,至少还有收成。’”儿时爷爷朴素的话语让蔡志阳坚定地走上果树种植之路,而不断创新探索、引进改良热带水果新品种,则成为他的“新农民哲学”。
“我自己喜欢求新求变,希望通过搜寻一些新品种的果树,看能否让我们收成更好,改善整体收入。”蔡志阳坦言,一些老水果品种管理费功费时、农药使用量多导致成本增加;由于种植量大售价不稳定,一旦产量过剩农民则很难有收益。
以树葡萄为例,最早由台农引入大陆种植,十年前的市场售价高达100元每斤,如今产地的批发价已经稳定在25-30元每斤,“仍然比许多常规水果品种的价格更好,除了卖果以外,树型也美观,可以整棵树出售。”蔡志阳说。
普通柠檬市场售价不过几元钱每斤,而蔡志阳在福建种植的手指柠檬,2019年零售价可达700元每斤。随着陆续推广和带领农户扩大种植,数量和产量不断增加,目前手指柠檬的零售价基本稳定在180-200元每斤,依然远超普通柠檬的价格。
“我可以先做‘火车头’。”蔡志阳认为,经营农业要做策略式营销。他先种植这些当地农民不熟悉的新奇果种,打开市场后,再带动更多农户种植,同时帮助他们搭建销售平台。
“从台湾到福建,我一直坚持走创新农业这条路。”他不吝于将精致农业的技术、理念以及营销策略,教给当地农民,这是他担任漳浦县农业科技特派员的初心。2019年,他成为大陆首批台籍农业科技特派员之一。
这重身份带来荣誉感的同时,也让他在大陆交到不少朋友。去年漳浦的大寒潮导致许多果树冻死,远在台湾的蔡志阳通过视频指导员工、请当地朋友去园区帮忙,完成大量育种恢复工作。2016年和2021年的两次寒潮,让目前以果树育苗和水果批发为主的蔡志阳重新规划未来的经营策略,休闲观光农场正是他的转型方向。
“创业后我发现,大陆的年轻人非常优秀,每个人都很积极,除了种植经验和果树品种外,在管理方面我还有所不足,所以必须要充实自己,让未来的路可以越走越远。”2020年底,蔡志阳返回台湾亚洲大学攻读经营管理学研究生。
台湾农业精致化程度高、品种多样、技术成熟,大陆腹地广、市场大、消费力强,近几年农机设备的多样化、发展迅速的网络营销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手,两岸结合优势互补将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
来福建创业多年,蔡志阳切身感受到大陆支持台农台商创新发展、落细落实同等待遇的力度,也看到两岸农业不断融合发展的趋势。目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有来大陆创业想法的台湾青年未能成行,但疫情总会过去,“希望在台湾的年轻人看到我,也愿意来大陆创业干事。”蔡志阳说。
本版稿件由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宫宇坤采写,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