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杨梅上的小虫子是果蝇幼虫,杨梅肉柱破损后会流出红色汁液,这些汁液散发的气味会吸引果蝇在其表面上产卵。果蝇幼虫与家蝇幼虫虽然同属双翅目害虫,但差别很大。家蝇是腐食性卫生害虫,以腐烂物或粪便为食,携带病原菌;而果蝇是植食性植物害虫,以新鲜水果为食,没有病原菌,去虫后食用没有安全问题。就像青菜上有青虫,我们把青虫去掉后青菜还是可以照吃不误一样。
答:果蝇喜欢多种新鲜水果,生产主体采用多种形式防治。浙江主产区如黄岩、青田、兰溪等采用防虫网单株覆盖或避雨大棚来降低果蝇发生。也可以在采摘前,使用阿维菌素、香蕉、蜂蜜、食醋配制成糖醋液悬挂在树下,进行诱杀,或者利用果蝇的驱光性,挂黄板诱杀,效果较为明显。由于果蝇幼虫的适宜生长温度是25℃左右,杨梅摘下后严格控制贮藏温度,进行冷链运送(推荐温度2℃-5℃),可以有效降低果蝇数量。
答:使用盐水浸泡杨梅可以逼出躲藏在杨梅中的果蝇幼虫,吃杨梅之前建议先用5%左右的盐水浸泡15分钟,再用自来水冲洗一遍,最后晾干食用,也等于是给杨梅洗个澡,这样既能清洗掉虫子、农药残留,也能保留杨梅本身的风味。
答:建议消费者挑购买那些颜色深红、果实肉柱饱满、软硬适中、表面干燥的杨梅。如果杨梅闻起来有股淡淡的酒味,而且有出水的现象,说明已经不新鲜了。
答:低温干燥可以有效抑制杨梅表面微生物生长,一时吃不完的杨梅,不要清洗,用风扇或者空调将杨梅表面水分吹干冷藏。适宜贮藏温度为0℃-4℃,储藏时间不超过48小时,储藏时使用保鲜膜覆盖。网购的杨梅要及时从保鲜箱里取出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