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2版:版名:综合新闻 日期:20220713
安徽早稻开镰喜获丰收 比常年提前15天成熟 河南新麦收购市场活跃 均价每斤1.53元 湖北十堰茅箭区:“院子会”架起“连心桥” 图片新闻 吉林省今年粮食实际播种面积达9110.6万亩 渤海湾畔新农路 种业专家创新大讲堂在京举办 山西大同:打造百亿级黄花产业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即将在浙江青田县召开
  0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安徽早稻开镰喜获丰收 比常年提前15天成熟
· 河南新麦收购市场活跃 均价每斤1.53元
· 湖北十堰茅箭区:“院子会”架起“连心桥”
· 图片新闻
· 吉林省今年粮食实际播种面积达9110.6万亩
· 渤海湾畔新农路
· 种业专家创新大讲堂在京举办
· 山西大同:打造百亿级黄花产业
·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即将在浙江青田县召开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07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安徽早稻开镰喜获丰收 比常年提前15天成熟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丹丹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丹丹)日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籍山镇实施的早熟双季早稻高产栽培技术示范片进行机收测产,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达591.7公斤。该示范片比常年提前15天成熟且亩增产近百公斤。

  安徽是全国水稻优势产区,常年水稻面积3750多万亩,年产稻谷1600万吨,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今年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稻特别是双季早稻的生产,加强政策支持,着力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强化科技、农机对水稻生产的支撑作用,落实农业农村部稳定双季稻生产任务,今年全省双季早稻种植面积稳定在260万亩。

  安徽系全国双季稻最北缘区,双季水稻生产温光资源紧张,品种选择难、且产量不高不稳。为解决安徽双季稻早熟品种少、高产稳产技术缺乏的难题,安徽加强稻作科技创新。此次测产的高产品种“南陵早2号”系芜湖市星火农业实用技术研究所所长程太平多年攻关选育出的特早熟早稻品种;农业农村部水稻指导组专家、安徽水稻机械化栽培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吴文革全程技术指导,采用精量机穴播平衡栽培,创建了双季稻早稻高产栽培新模式,实现早熟、抗病、丰产、质优的协同,为安徽省早稻生产探索出抗灾、稳产、保丰收的新途径。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