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4版:版名:专题 日期:20220712
创新生产组织形式 升级种植管理方式
  004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创新生产组织形式 升级种植管理方式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07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创新生产组织形式 升级种植管理方式

——山东省潍坊市打造现代烟草农业升级版
刘中庆 杨少杰 张勇

  

  

  创新生产组织形式 升级种植管理方式

  

  烟叶烘烤专业化服务。

  

  

  创新生产组织形式 升级种植管理方式

  

  烟田机械打顶抑芽。

  

  

  创新生产组织形式 升级种植管理方式

  

  水冲井窖移栽机作业。

  

  

  创新生产组织形式 升级种植管理方式

  

  服务经理为烟农提供业务咨询办理服务。

  

  

  创新生产组织形式 升级种植管理方式

  

  诸城市贾悦镇大后疃村建成的高标准烟田。

  近年来,潍坊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紧抓烟草行业稳固烟叶基础战略发展机遇,落实山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夯基础、抓融合、促转型,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总体思路,以创新组织模式守牢烟叶基本盘,以升级现代生产方式赋能烟叶提质增效,在推动产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上作出了有益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

  

  创新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走出“稳烟田、稳烟农”特色路径

  潍坊烟草以潍坊市委、市政府推行的“村社一体化”政策为契机,依托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发展具有烟叶特色的生产组织模式,解决好“地从哪来、烟由谁种”的问题。

  

  ——健全完善运行模式

  选择村党支部威信高、能力强的种烟村,由村级党组织依法领办合作社,在村党支部的组织领导下,整合土地、资金、人力、设施等生产资源要素,由村办合作社组织开展烟叶生产经营,带动农村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

  入股方式。村集体以集体土地、集体资产、集体资金等入股合作社,村民通过出资或使用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入股,吸引社会企业和能人参股。合作社成员中,农民成员占比不低于80%,企业、社会组织、社会能人等成员占比不超过20%。合理控制股份比例,村集体和村民控股需占比50%以上,社会能人、农业企业等其他成员在合作社的持股比例一般不超过50%。

  产业规划。村办合作社统一规划发展特色产业,建立以烟为主的种植制度,推行烟叶与粮食、油料、中药材等作物轮作种植,将烟叶生产融入当地产业规划,保障烟叶产业稳定发展。主要采取两种产业经营方式:一是独立自主经营方式。合作社的种植、管理、销售、收支分配全部由合作社自主完成。二是企业合作经营方式。由企业向合作社注资,解决合作社资金难题,并为合作社提供专业管理理念和先进技术,双方签订供需订单合同,能够有效保障产品质量和销售渠道。这种方式企业入股比例一般不超过50%。

  收益分配。合作社发展产业的收益中,提取40%的资金按占股比例向村集体和成员进行分配。30%的资金作为合作社发展资金、风险防控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经营或者弥补亏损,保障自身发展壮大。30%作为公益金,用于管理人员工资发放、村民生产经营培训、慰问老弱病残。

  

  ——统一整合农村资源

  集中流转土地。由村党支部牵头,将集中连片土地流转到村办合作社。合作社根据需要对流转后的土地进行适当整合、适度改造,统一规划烟叶与其他产业布局,实行统一管理。合作社对集中流转后的土地通过返租倒包、自主经营、劳务外包的方式实施有效管理和利用。返租倒包,村办合作社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后,将土地使用权承包给其他农业经营大户、新型烟叶种植主体或者农业经营公司,并获取一定管理收益。自主经营,采取土地股份合作的模式流转土地承包使用权,吸纳农户入股,把土地承包权转化为股权,股权转换为股金,按土地保底和效益分红的方式,在年底按股份分红。劳务外包,合作社为拥有生产经验但缺乏资金和土地的烟农提供土地和生产投入,烟农负责所包地块的生产管理,年底根据约定预算定额及目标完成情况获取劳务报酬,参与盈余分配。

  今年,潍坊烟区成立187个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7.1万亩,其中种植烟叶3.4万亩,占到全市种烟总面积的31%。统一规划土地,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实现了土地的用养结合。村办合作社统一掌控土地,稳定了土地流转价格,解决了地价无序竞争、土地无序利用等问题,避免烟农私下流转导致的纠纷和矛盾,保障种烟土地规范流转、长期流转,稳定了基本烟田。

  整合农村劳动力。通过村办合作社整合农村劳动力,组建用工服务队,为烟叶与多元产业开展用工服务。用工服务队纳入农服托管机构,农服机构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调配,以村为单位建立网格店,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网格店店长,务工人员除服务于烟叶生产外,还可以为大农业或其他行业提供用工服务,务工人员在烟叶生产用工淡季的收入也有了保障。烟站与村办合作社定期组织培训,提升用工人员技术水平,打造了烟叶产业工人队伍。

  通过服务机构的专业化服务,将先进的技术与装备导入烟叶生产,解决了一家一户经营方式不够精细、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实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目前,潍坊全市烟叶社会化托管服务涵盖了耕整地、育苗、起垄施肥、移栽、植保、采烤、分级等环节,共有1.2万名劳动力为烟叶生产开展服务,覆盖面积11万亩。

  

  ——培育新型种植主体

  在烟站指导下,以合作社集体流转的土地为基础,积极吸引经济状况好、管理水平高、种植意愿强的村干部、返乡青年等社会能人种植烟叶,发展讲诚信、懂技术、善管理的新型烟叶种植主体。

  明确发展对象。吸引经济状况良好、善于经营管理、种植意愿较强的村干部、返乡青年等社会能人或社会组织,发展成为新型烟叶种植主体。

  出台支持政策。将计划资源向新型主体倾斜,将自然灾害防治、绿色防控、浇水和抗旱设施、专业合作服务、科技推广服务等项目向新型主体倾斜。针对风雹、洪涝灾害等风险损失,增设风险基金,在烟叶种植保险赔付的基础上,对造成较大损失的烟田进行灾害救助,降低了新型主体的种植风险。

  做好生产经营服务。为新型主体提供土地租赁、用工、贷款等服务,打造“拎包种烟”新模式。土地租赁方面,新型主体到烟农服务中心查询烟站辖区内的土地储备及使用的动态变化情况,根据自身需求租赁土地,解决“怎么找地”的问题。在用工方面,根据生产需求,新型主体既可通过线上客户端下单,也可通过线下网格店办理用工预约服务。针对前期启动资金不足的问题,新型主体可以利用“鲁担惠农贷”等优惠信贷政策办理低息贷款。

  

  ——提升主体培育质量

  推动烟农素质整体提升。对新型主体等高素质烟农实施加强版培训,聚焦技术和管理突出难题,打造种烟能手、管理行家、致富带头人,持续带动壮大高素质烟农队伍。一是实施“两覆盖三提升”高素质烟农培训工程。坚持培训烟农全面覆盖、生产环节全面覆盖,聚焦提升烟农生产技术能力、提升烟农经营管理能力、提升烟农思想道德素质,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培训。二是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采取“一点两线、分段分层”的培训模式,以烟叶生产为立足点,采取生产技能提升和组织管理能力提升两条线,在烟叶生产周期内分阶段组织集中培训、实训实习和生产实践,注重烟农素质提升,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

  加强主体培育管理。对新型种植主体实行动态化、规范化管理,建立完善新型主体信息档案,采集家庭状况、多元经营作物、种植合同、落实面积、交售信息、投保信息等内容,录入信息库。建立准入机制,要求新型主体个人征信良好,无不良信用记录,同时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主动配合烟草部门指导,能够利用村办合作社集中流转的土地,开展以烟为主的多种作物种植。建立退出机制,对不再参与烟叶种植,自愿申请退出的,自动取消种植主体资格。

  到今年,潍坊全市共发展100亩以上的新型种植主体286户,30-50亩“壮腰工程”的职业烟农663户,烟农数量增长了12.5%,其中“80后”烟农336户;去年,新型种植主体户均收入达到66.46万元,其中烟叶收入45.16万元。

  

  全面推进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加快实现“轻松种烟”、高效管理

  在发展“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生产组织模式,促进土地高度集中、优化烟农队伍的基础上,潍坊烟草聚焦“怎么种烟”的问题,综合运用全程装备、适用技术和先进管理措施,推动烟叶生产提质增效,加快烟草农业现代化进程。

  

  ——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向全程全面机械化转型

  构建宜机化烟草农业标准体系。以实现机械化采收目标倒逼,梳理优化现有机械,优化现有农艺标准,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围绕育苗、田间、烘烤三大作业场景,以农机作业规程、农艺标准、物资规格三个统一为重点,制定农机农艺融合规程。对于耕整地、起垄施肥、覆膜、中耕、植保等农机装备较成熟的环节,优化农艺流程,配合相邻作业环节整体提出宜机化农艺要求;对移栽、采收环节,通过农艺农机双向发力,在优化育苗方式、成苗标准、株距、采收次数等基础上,实现农艺农机有效对接。

  创新突破重点环节机械。2020年以来,潍坊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本地农机企业优势,依托山东烟草工商研融合创新科技园智慧农业示范中心,联合中国农科院烟草研究所、山东省农机科学研究院、山东农业大学,聚焦用工多、机械化作业率低的环节开展机械研发攻关,攻关突破了打顶、采收关键环节难点,在推进农机农艺融合与全程机械化方面迈出了坚定步伐。

  攻关移栽装备。针对井窖移栽农艺要求,潍坊市公司自主研发了水冲井窖移栽机,实现日均作业12亩,整体移栽效率是人工的10倍,亩移栽成本降低72元、降幅60%。同时,还研发了适应山区、丘陵地块使用的机型,具有操作灵活方便的特点。该款自走式移栽机实现了精准打穴、注水、投苗一体化作业,基本实现了无人化作业,提升了烟叶生产机械化、智能化水平。

  攻关打顶装备。潍坊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与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共同合作《烟草智能打顶机械研制与应用》项目,共同研发智能打顶机。该装备根据烟草打顶需求,采集田间烟草打顶期顶端参数数据,通过顶尖识别系统对烟草顶端进行精准识别,确定最佳切割位置。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打顶切割,在切割同时施药系统对切割位置喷施顶芽生长抑制剂,完成烟草精准打顶与施药。

  攻关采收装备。2019年潍坊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结合烟叶生产实际,明确低成本、易操作、小型化、好维护为烟叶采收机械的研发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适用当前烟叶生产组织模式的小型化采收机械研制。2020年,成功研发了龙门架式单垄采收机,采收效率可达20亩/天。该小型烟叶采收机采用油电混合动力系统,为整机自行行走、自动烟叶采摘装置、传输皮带装置、整车控制感应系统提供动力。烟叶按由下至上的顺序采摘,成熟分层采摘,实现了不破叶、少漏采。在烟叶输送及存储上,烟叶剥离后,直接掉落在传输皮带,经二级小幅度提升后,进入烟叶存储箱。2022年潍坊市公司主要参与制定的《烟叶收获机》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DG/T275-2022),由农业农村部正式发布实施。

  目前,潍坊全市烟叶耕整地、起垄施肥、覆膜、植保、拔秆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

  

  ——探索烟叶数字化应用,向管理智慧化迈进

  建立应用智慧烟叶平台,推动烟叶生产经营服务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数据收集整合。通过平台定位基本烟田、烟基设施,实时监管种植地块、种植面积与烟田长势,实时查询烟田品种、土壤肥力、气象信息以及全生育期农事操作记录等,在实现烟田“上图入库,动态管理”的同时,为布局调整、烟基规划、烟田轮作、优化生产技术提供依据。

  数据分析利用。通过大数据分析,比较筛选最佳种植地块、最佳烟区和烟农,根据筛选情况开展生产布局调整,并向烟农推送最佳生产方案。结合智慧烟叶平台数据信息,探索施肥、灌溉、植保、烘烤4个环节的智能操作、精准作业,提高水、肥、药、机等精准投入与科学管控,促进烟叶减工降本、提质增效。

  烟叶智能收购。落实中国烟草总公司加快智能化收购和自动收储设备研发的部署要求,研发智能收购流水线,实现了水分、青杂、理化指标检测和智能辅助定级、自动化成包,促进了人工智能、机电一体化在烟叶收购领域的应用。流水线主要实现了3个方面功能:烟叶收购实现了自动化,从烟叶定级到称重成包全流程自动化,日均收购量达到500担,降本增效成效明显。烟叶定级实现了智能化,采用航天级高光谱成像仪采集烟叶光谱及有效数据,运用机器深度学习算法,建立烟叶辅助定级模型,提高烟叶定级的准确性和公平性。烟叶质量管理实现数据化,在收购过程中,收集烟叶产地、烟农、品种、内外在品质等数据,以烟叶收购环节数据为核心,对接大田生产、烘烤等数据,建立烟叶质量与生产信息数据库,为烟叶生产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持续深化产业融合发展,助力烟区农业增效、乡村振兴

  潍坊烟草以融合发展、互补互利、合作共赢为方向,推动烟叶与大农业发展深度融合,主动担当社会责任,实现了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的转变,烟叶高质量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凝聚起各方合力。

  通过共享共用发展资源,推动了农业生产提质增效。通过将绿色生产技术、专业化托管服务、育苗烤房等设施设备和烟叶产业工人应用到多元产业,为多元产业构建了技术、服务、设施、工人“四位一体”保障机制,推动品质提升、标准化生产,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增收,而且保障了多元产业稳定发展。

  通过建设产业综合体,带动了优质复合产业带发展。全市建成诸城贾悦、临朐弥河源·金色河谷、安丘辉渠等烟草行业级烟区产业综合体,因地制宜选择与烟互补的粮食、丹参、花生等特色产业,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镇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与兴贸粮油、华笙中药材等龙头企业建立产业联盟,实行订单生产,构建“企业、村党支部、村办合作社、农户”产业经营联合体,打造“产供销对接、村社企联营”经营模式。辐射带动两万亩产业带,共签订丹参等市场订单0.7万吨,加工、销售等二三产业收入2200余万元。

  通过稳定烟叶产业,促进了农民增收和集体经济壮大。在深入实施“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生产组织模式的实践中,党支部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合作社市场优势、生产优势紧密结合,实现了“搭好一个平台,发展一个产业,搞活一方经济,带富一方群众”的明显效应,烟区农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2021年,全市成立村办合作社的种烟村,通过发展烟叶等产业,村集体积累达900余万元,为村民分红达到2400万元。全市2000余名烟农成为率先致富的典型,500多个种烟村发展成为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