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8版:版名:百姓茶坊 日期:20220702
花鹊瓢羹 我与乔羽是老乡 图片新闻 天山牧场 重游南湖瞻红船 西瓜送清凉 太行古村花木
  008版:百姓茶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花鹊瓢羹
· 我与乔羽是老乡
· 图片新闻
· 天山牧场
· 重游南湖瞻红船
· 西瓜送清凉
· 太行古村花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07月0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太行古村花木

寄平

  大山里有个古村叫花木,你说这名字多喜兴。

  这个小山村就是藏在太行山深处的河北平山县观音堂乡花木村。提起这个村,我仿佛看到了绿树杂陈,闻到了鸟语花香,感到了冬暖夏凉,脑海里也立马涌现出一个山清水秀的美好画卷。

  文友们从花木旅行回城,没有一个不夸它的。他们有的让我看手机里存的图片,有的给我播放自拍的小视频,对我说:“花木的美,不用美颜不用修图,原汁原味,景自天成。”我理解这些文友们的心,他们大多是农家子弟,年轻时像羽毛丰满的小鸟,恨不得飞得越高越远越好。等看够了外面的花花世界,中年以后回到自己的老窝,看茅屋顶上袅绕的炊烟、弯弯小路匆匆归牧的牛羊、乡亲们随便的穿衣打扮,都成了他们眼中最美最靓的风景。

  虽然经常想到花木,也有当地在外工作朋友向我细说花木,更有村党支部张书记向我描述花木的明天。但花木在我心中,却始终有着解不开的谜团,吸引我前去探访,更深入地了解感知它。

  花木村,你为什么叫花木呢?是历史上曾经花木茏葱吗?我感觉大体靠谱。史书记载,古时的太行山,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花木村取名花木,显得诗意而浪漫。

  抗战期间,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曾经与八路军并肩战斗在太行山上。在平山工作时,他曾驻过的村庄有蛟潭庄、洪子店、北苍蝇沟、王家坪、龙窝、常峪、卸甲河、上柳、下柳、花木等十几个村。但我看一些历史资料和将士回忆录,大多数人包括一些外国友人写得最多最细致的是花木村。他们为什么对花木印象这么深刻呢?我在苦苦寻求历史答案。

  从地理位置看,花木村远离交通干道和大的集镇,群山环抱,林木茂密,几十户人家散落在山谷中,是一个非常不易被人在意的所在。也可能正因适合藏匿和隐蔽,1938年9月,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从山西五台松岩口转移到了花木,在这里,白求恩大夫曾经用最简陋的器械,夜以继日地救治伤员。资料显示,先后有五千多名八路军伤病员在此住院治疗。

  前些年,平山拍摄《平山记忆》大型纪录片,花木村一些知情的老人们面对电视镜头,深情地回忆了那个难忘的岁月:那个冬天特别冷,为给八路军伤员取暖,当时只有百十口人的小山村,烧光了多年积攒的所有柴草。那时候药品少,吃得也赖,伤兵医院有许多重伤员没有救活。为了让这些打日本的英雄们体面入土,按当地风俗,乡亲们为牺牲的战士都打了一口薄木棺材安葬。全村胳膊粗以上的树全砍光了。后来好几年,村民打柴都跑十几里外。

  这些年,花木村响应上级号召,封山育林,大搞绿化,一万多亩的山场全部被林木所覆盖。包括一个主村和两个自然庄,阳面以刺槐为主,间有其他杂木,阴面满坡油松侧柏,四季常绿。平山县委、县政府为牺牲在花木的无名烈士竖立的纪念碑,就矗立在村东苍松翠柏之中。

  草解人情,花惹人爱。解开了历史的一些谜面,知晓了花木的故事,我对花木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更加热爱。我特别崇敬这里的花草树木,在我看来,它们是抗战英烈不朽生命的延续,每棵都是有灵魂的。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