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我国棉花市场低迷,棉花消费持续不振,价格不断走低。相比国内,国际棉花价格不断走高,展望后市,由于新年度国内棉花种植面积增加,棉花供应充足,消费难有大的提振,预计棉花价格仍有下行压力。
2022年以来,我国棉花市场一改上年度供销两旺格局,棉花市场疲软,消费持续不振,棉花价格走低。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监测,截至2022年6月9日,全国累计加工皮棉580.1万吨,累计销售皮棉340.7万吨,销售率58.7%,同比下降39.5个百分点,较过去4年均值下降25.5个百分点。其中新疆棉销售293.4万吨,销售率55.8%,同比下降42.6个百分点,较过去4年均值下降27.8个百分点。
国内棉花价格不断下降。2022年1-5月,国内标准级棉花3128B级棉花月均价每吨从22530元下跌到22122元,降13.5%;郑棉期货主力合约月结算价每吨从21600元下跌到20450元,跌5.3%。
与此同时,国际棉花价格不断上涨。目前,无论是裸价、1%关税下还是滑准税下,国际棉花价格都要高于国内,这是继2011年以来第二次出现国内价格低于国际价格的状况。
2022年以来国内纺织品服装终端消费低迷、棉花供应链受阻、企业压力资金较大等是当前国内棉花市场低迷的主要原因。
国内终端纺织品消费低迷。2022年2月份以来,国内棉花产业链供应链遭遇卡点,市场预期转弱,阶段性下行压力明显加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3、4、5月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分别为49.5、47.4和49.6,均低于荣枯线以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居民出行和消费活动受到抑制,部分纺织服装交易市场暂时关闭,内销市场出现2021年以来的首次下滑。2022年3月和4月,国内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同比大幅下降12.7%和22.8%,创2020年4月份以来最大降幅。1-4月份网上穿着类销售额也下降1.7%。2022年1-4月,我国纱产量累计870.3万吨,同比减1.6%。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调查数据,2022年一季度,纺织行业景气指数仅为42.6,较上年同期和2021年四季度分别回落14.5和19.7个百分点。终端消费品下降削弱了对棉花的需求。
订单外流市场预期偏悲观。根据对部分纺织企业调查,截至目前,2022年国内秋冬季订单和圣诞节、复活节订单都明显低于预期,尤其高附加值的高支棉纱接单情况不理想。在这种状况下,纺企担心成品积压挤占流动资金,普遍采取随用随买策略,减少原料采购。据《中国棉花工业库存调查报告》数据,5月初准备采购棉花的企业占52%,比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减少17.7个百分点。
高成本压力下企业惜售心理较强。2021年9月新棉上市以来,轧花厂为争抢资源不断抬高价格收购籽棉,导致棉花收购成本大幅增加。综合测算,2021-2022年度新疆皮棉收购成本在23000-25000元/吨。2022年2月以来国内棉花市场行情由旺转弱,棉花价格不断走低,销售价格始终低于成本,棉花加工企业面临成本价格倒挂惜售心理较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棉花销售进度。
从供给看,本年度棉花销售缓慢,棉花市场供给资源依旧充裕,棉花加工企业在还款压力下,销售动力增强。此外,据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6月份全国棉花生产监测显示,2022年度我国棉花播种面积同比增加0.9%,棉区气候条件正常,棉花长势较好。从需求看,由于疫情反复,抑制了消费需求,再加上国际贸易形势复杂,纺织企业接单状况一般,终端消费信心偏弱,纺企补库以刚需为主,棉价上行动力不足,预计短期国内棉价震荡下行可能性较大。
建议持续加强对国际、国内棉花市场全产业链监测,密切关注地缘政治冲突、各国经贸政策变化以及极端气候等因素对棉价的影响。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在对我国棉花供求形势科学预判的基础上制定收储预案,提振市场信心。严格落实4月份国家出台的稳外贸稳外资政策,对运行困难的内销纺织企业在企业所得税、社保、用水、用电等方面为企业切实减负,提供优惠贷款政策,引导国内棉花消费市场预期复苏,维护棉花市场的健康稳定。
(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