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2版:版名:综合新闻 日期:20220615
河南全省麦收基本结束 甘肃:抓好小麦机收 确保颗粒归仓 579.9公斤!山西刷新旱地小麦单产纪录 吉林省: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海南:培育“头雁”谋发展 建强“堡垒”促振兴 河北二季作区马铃薯再获丰收 图片新闻 布局“错落有致” 平台支撑有力 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0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河南全省麦收基本结束
· 甘肃:抓好小麦机收 确保颗粒归仓
· 579.9公斤!山西刷新旱地小麦单产纪录
· 吉林省: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 海南:培育“头雁”谋发展 建强“堡垒”促振兴
· 河北二季作区马铃薯再获丰收
· 图片新闻
· 布局“错落有致” 平台支撑有力
· 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06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海南:培育“头雁”谋发展 建强“堡垒”促振兴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操戈 邓卫哲

  乡村要振兴,党建引领是关键。近年来,海南省持续强化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选派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工作队员驻村帮扶,以强有力的基层“战斗堡垒”引领乡村振兴。

  2021年,海南全省完成村级“两委”选举换届,一批能力强、劲头足的干部正在为农村带来新活力。同时,全省共选派8202名优秀干部组成2744支乡村振兴工作队,成为乡村振兴的“智囊团”和“领头雁”。

  为了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村民持续稳定增收,海南省编制了脱贫县特色主导产业目录,将天然橡胶、绿橙、黄秋葵、茶叶和热带水果分别划定为5个脱贫市县的主导产业,优先支持带贫益贫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和产业。

  “刚在镇上一个建筑工地干完装修的活儿,才歇了没几天,村里的企业又给我们接到了新项目。”近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平镇堑对村村民陈必师给自己粗略算了一笔账,按照今年外出务工的频次,今年增收万元不成问题。去年9月,在驻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的谋划下,堑对村“两委”成立了村集体建筑公司,将村里无法离乡、无业可就的富余劳动力整合起来,通过统一接单、统一组织、统一派工的“一条龙”服务,就近输送到当地工程项目及产业基地务工,既让村民增收,也大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在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通过引进龙头企业,组织村民成立真吾香茶叶种植合作社,带动全村种植570多亩高山茶叶,今年的茶青卖到30元一斤,实现了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两不误”。

  三亚市崖州区梅西村连续8年获评生态文明示范村,近年来,通过党建引领,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主抓农村人居环境和社会治安整治提升,利用靠山临海、瓜果飘香的区位和资源优势,鼓励村民改造自家空余房间发展民宿产业,每年可吸引500多名“候鸟”到村里居住过冬。单就房屋出租一项,全村每年就可获得300多万元的收入,2021年村民人均收入超过两万元,昔日三亚最偏远的革命老区如今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在琼海市博鳌镇沙美村,通过党建引领探索村务管理“清单制”,梳理村级基层组织权力、责任、服务清单,让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一目了然,村务管理日趋规范,运转效率逐年提高,村民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乐东黎族自治县推进积分制管理,要求村“两委”将村民日常行为纳入可量化、可评价的数据指标,形成评分积分,给予物质、工作机会等激励,激发村民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去年以来,海南紧紧扭住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这个关键。通过党建引领,强化各级乡村振兴干部培训,切实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要求,依托特有生态资源禀赋,继续做强做大脱贫地区以有机农产品生产为主的乡土特色产业,以休闲农业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乡村文化产业,促进产销对接、农民增收。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