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4版:版名:综合新闻·广告 日期:20220510
红色沃土盛开振兴之花 走出“半城郊型”乡村振兴路 234+1找到以文化赋能产业振兴的支点 招商
  004版:综合新闻·广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红色沃土盛开振兴之花
· 走出“半城郊型”乡村振兴路
· 234+1找到以文化赋能产业振兴的支点
· 招商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05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陕甘宁革命老区咸阳市旬邑县马栏镇——

红色沃土盛开振兴之花

姚聪慧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胡明宝

  乔山脚下,陕甘交界,巍巍马栏,群山环绕,高耸的革命纪念碑承载着这里辉煌的革命历史,这里曾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是关中分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留下了老一辈革命家习仲勋、汪锋等的英雄足迹,镌刻着“党的利益在第一位,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初心使命。

  拂去岁月的尘埃,如今的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马栏镇高楼林立,大道康庄,产业兴旺,群众富裕,是国家级卫生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发展成果的背后是老区人民传承历史的初心和改革创新的决心,马栏镇正以蓬勃强劲的发展态势书写着新时代革命老区建设的盛世华章。

  

  移民搬迁住上小洋楼

  脱贫攻坚时期,马栏镇集全镇之力,建成全县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小区——金盆社区,将在马栏村、坪里村和转角村分散居住的800多人全部搬迁安置于此,并吸纳区域外移民人口,开展各类投资建设和旅游配套服务等。

  金盆社区总规划面积880亩,总建筑面积27.25万平方米。目前建成安置楼7栋216户,已安置居民148户421人,配套建设党群服务中心、马栏齐心九年制寄宿学校、幼儿园、卫生院、互助幸福院、法庭、休闲广场等。供水工程、道路、雨污管道、电力电信、给排水管道、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配套设施也一应俱全。

  “以前住的窑洞,虽说冬暖夏凉,但是光线不好,黑咕隆咚的,平时做饭、烧炕,遇见个回风,里面呛得人直流泪,如今住上了高楼,做饭用天然气,取暖是地热,夏天能洗热水澡,幸福得很……”搬迁到新居的曹好堂乐呵呵地说。

  金盆社区的建成让老区的人民住上了洋楼,更让想致富的人有了奔头。

  

  产业发展鼓起“钱袋子”

  “2021年,我在稍峪沟尝试种植绿色生态五常水稻,经过一年的实践,亩均产量能达到800公斤,而且种出的大米很受欢迎,今年我们又流转了1000亩土地,计划种植1500亩水稻。”远信农业公司负责人说。

  近年来,马栏镇按照“扩规模、调结构、促转型、提质量、增效益”的产业发展思路,充分挖掘特色优势,抓建中药材、中蜂、烤烟、肉牛等产业示范基地,持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科技农业,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实施优势项目,农村经济持续壮大,实现了从单一玉米种植到粮、果、药、畜、菜、蜂多点开花,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态势。

  在稍峪沟的大棚里工人正忙着育苗,位于马栏镇长舌头村的吕进锋也在自己的几亩连翘园里劳作着。连翘花密密匝匝、竞相绽放,随山势连绵铺开,远处望去,犹如一片金色的海洋。今年是吕进锋种植连翘的第7个年头,也是他订单销售的第4个年头。

  连翘的种植让村民尝到了甜头。今年吕进锋又新种了3亩园子。“再过上几年,我的连翘成规模了,一年卖上三、四万,就敢想着给娃在城里买房了。”吕进锋信心满满地说。

  

  文旅融合前景广阔

  转角村位于马栏川道深处,距离旬邑县城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这里山路十八弯,群众居住分散,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沿着道路向前,林海一望无际,在距离转角村17公里处,一座座五颜六色的小木屋映入眼帘,格外引人注目,这里便是大唐鹿野苑旅游休闲度假区。短短的两年时间,大唐鹿野苑已经成为陕西省乃至全国的网红打卡地,吸引了众多热爱摄影、旅游、养生的游客前来观光驻足。这里春酿桃花,夏染流萤,秋拾霜叶,冬观白雪,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成为马栏镇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依托厚重的革命历史和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多年来的努力,马栏镇已经形成“阳坡头影视城-马栏革命旧址-悟空洞石窟群-黑牛窝石窟寺-马栏河湿地公园-稍峪沟烈士陵园-红26军革命旧址-红色民宿-大唐鹿野苑”旅游环线。如今来到马栏,除了聆听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以外,更多的是实地感受传承红色马栏基因所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红色民宿推出的“红军饭”就让前来旅游的游客惊叹不已。窝窝头、荠荠菜、洋槐花疙瘩、洋芋馍、红太阳配上野小蒜,让前来旅游的王先生赞不绝口:“好久都没吃过这么具有农家气息的饭菜了,今天带着孩子来马栏,有幸在红色民宿吃到了,满满的回忆,希望孩子能够忆苦思甜,珍惜现在的美好幸福生活,好好奋斗将来报效祖国。”

  鹿野苑、红色民宿为游客提供了旅游、住宿、休闲服务,也让当地的村民尝到了旅游发展带来的“甜头”。

  

  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

  “我以前住在转角村,主要种植玉米,鹿野苑建成后,我用发放的产业扶持资金入股,现在每年分红2332.5元,也算有了稳定收入,2018年我搬到了金盆社区,住得舒服,心里舒坦。”脱贫户王明奎说。

  以前转角村的村民主要靠种植玉米、蔬菜等维持生计,如今,在鹿野苑转角村村企联姻模式的带动下,2021年为100户脱贫群众分红233250元,提升了村民生活质量。

  “为了管娃,这几年我也没外出打工,现在在鹿野苑上班,既能贴补家用,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一举几得,挺好的。”在鹿野苑负责游步道清扫的叶红梅说。

  像叶红梅一样,因为照顾孩子、老人不能出远门务工,选择就近择业的村民在转角村有20多个,依托鹿野苑、红色民宿的发展,他们在家门口实现了稳定就业。

  近年来,马栏镇以“一心(马栏革命纪念馆)一轴(马栏河绿色生态景观轴)三区(马家堡-阳坡头红色历史展示区、金盆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转角红色精神传承区)”为总体规划,充分发挥红绿双色资源优势,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马栏故事,聚力生态建设,促进文旅融合,开发了一批特色农家乐、河畔餐厅、农趣采摘园等旅游产品,打造以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村落民居为形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标志品牌,促进农林牧畜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为推动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前进的道路上,马栏正以傲人的姿态向外传递着新时代的能量讯号,坚持把推进乡村振兴作为长期战略,持续优化人居环境,改善镇村面貌,保护生态建设,以崭新的风貌擘画马栏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美好的明天。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