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3版:版名:综合新闻 日期:20220430
辽宁:空中课堂为农民“充电” 黑龙江北大荒:水稻泡田已完成近九成 图片新闻 新疆伊犁:春季农业生产开局良好 河北涉县:“太行梯田”展现农耕文化之美 四川仁寿:让撂荒地变为“粮袋子” 陕西:加强干部教育培训 助力全面振兴乡村 甘肃临夏:构建巩固脱贫成果责任体系 青海海北:200名农牧民拿到“结业证” “南果北种”让这里“三季有果” 图片新闻
  0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辽宁:空中课堂为农民“充电”
· 黑龙江北大荒:水稻泡田已完成近九成
· 图片新闻
· 新疆伊犁:春季农业生产开局良好
· 河北涉县:“太行梯田”展现农耕文化之美
· 四川仁寿:让撂荒地变为“粮袋子”
· 陕西:加强干部教育培训 助力全面振兴乡村
· 甘肃临夏:构建巩固脱贫成果责任体系
· 青海海北:200名农牧民拿到“结业证”
· “南果北种”让这里“三季有果”
· 图片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04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南果北种”让这里“三季有果”

余江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范亚旭

  本报讯(余江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范亚旭)高标准的连栋大棚、优质柑橘品种“红美人”、高品质晚秋黄桃……在河南省息县项店镇张庄村,这里的现代高效农业基地不仅形成了“春花夏荫秋实,四季有花、三季有果”的植物群落季相生态景观,也让这些水果身价翻番,远销全国各地。

  春风和煦,阳光明媚,记者走进位于张庄村的静缘现代农业园温室连体大棚内,只见一行行的橘子树绿意盎然。该农业园负责人娄静告诉记者,在淮河以北,伴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南果北种”不仅成为农民致富的一种模式,而且成为现代新兴观光农业的发展方向。

  90后的娄静是息县娄寨村人,大学毕业后曾在广东一家公司做营销,由于业绩突出,积累了“第一桶金”。虽生活在繁华的都市,但她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决心没有变。2015年春,她毅然返回家,流转了100亩土地,开始了践行“南果北种”的旅程,在息县曹黄林镇第一个种起了火龙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娄静的精心照料下,火龙果长势良好,连年丰收。

  2017年,面对“南果北种”的成功,娄静心里并不平静。她思考着,怎样才能扩大种植规模,实现自己心中的那个现代化的“静缘果业”?娄静的想法很快得到了时任项店镇党委书记姚光道的认可,就这样,娄静在项店镇张庄村流转了400亩土地,开始了她的“征程”。

  在张庄村种植果树,娄静并不是一帆风顺。为了克服本地土壤不适应“南果北种”的问题,她第一时间与郑州果树研究所签订果树种植合作协议,按照专家建议,将整个园区土地深耕80厘米,以发酵后的羊粪、香菇废弃棒等混合肥回填,共投资150多万元,完成了土壤改良。而后,又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建起了现代化温室连体大棚。经过两年的打拼,静缘现代农业园成了息县现代精品农业种植的示范园。

  致富不忘乡邻。娄静依托农业园转移就业55户61人,并先后带动60多户村民搞起了现代农业种植并实现增收致富。娄静说:“做企业不‘利他’,不如不做!我们是有机种植,除草、修剪管理、套袋、人工采摘、鲜果分装等需要大量的用工,加上我们是扶贫企业,舍得企业部分利益,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做贡献,很值!”

  谈起未来,娄静告诉记者:“发展现代农业种植园是我追求的目标,而通过现代农业园的种植,带动一方百姓走上致富之路,则是我的梦想。”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