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毛石镇台上村磨房沟冷水鱼养殖基地,一条条鱼儿在池中自在游动。这里山泉水丰富,水质优良,十分适合冷水鱼的生长。
近年来,毛石镇以党建为引领,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充分依托水生态优势,建立养殖基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鲟鱼、虹鳟鱼等冷水鱼产业,为当地村民增收开辟出新路径。
“截至3月底,我们已建立了鱼池13口,面积1200立方米,今年预计纯收入为20万元,其中8000元将用于集体分红。”毛石镇渔樵汇渔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大军介绍到,
“因冷水鱼绿色生态、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各大饭店青睐,我们还将继续扩大鱼池规模,引进鸭嘴鲟等新品种。”
在台上村,冷水鱼经济效益日益凸显,已逐步从单一的传统养殖向集养、钓、赏、食、售为一体的产业链转变。据悉,该镇正积极打造智能水产示范点,大力推进冷水鱼养殖和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我们将继续利用毛石镇现有资源优势,探索‘党建+公司+合作社+农户养殖’的联结机制,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广泛吸纳周边群众,带动村民增收,走出了一条生态与发展有机统一的新路子。”毛石镇党委书记黄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