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6版:版名:渔业渔政 日期:20220428
《稻渔综合种养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编制工作启动 高宝邵伯湖第十三届放鱼节举办 第五届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活动在全国展开 冷水鱼为村民增收带来商机 黄河水生生物资源修复需多方发力 宁夏:多种方式强化种质资源保护 河南三门峡:向非法捕捞行为“亮剑”
  006版:渔业渔政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稻渔综合种养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编制工作启动
· 高宝邵伯湖第十三届放鱼节举办
· 第五届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活动在全国展开
· 冷水鱼为村民增收带来商机
· 黄河水生生物资源修复需多方发力
· 宁夏:多种方式强化种质资源保护
· 河南三门峡:向非法捕捞行为“亮剑”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04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五届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活动在全国展开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见习记者 王春植

  4月23日是第五个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第五届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

  中华白海豚,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是主要生活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咸淡水交汇水域的一种小型海洋哺乳动物。自2018年起,确定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三日为“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

  作为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和指示物种,中华白海豚具有重要的生态、科研和文化价值。据有关科研推测,目前全球现有中华白海豚6000头左右,其中我国分布区的种群数量大约为4000-5000头。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围填海工程不断增多,中华白海豚栖息地不断缩小,物种延续面临严峻挑战。

  受各地疫情影响,本次活动大多采用在线网络宣传形式,配合部分现场活动。全国60多家中华白海豚保护联盟成员单位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福建厦门组织开展科普讲座、物种保护研学、减塑雕塑揭幕以及网络云课堂等活动;广西北海举办海洋生态保护科普讲堂、珍稀海洋动物模型及照片展;广西北部湾启动线上系列科普活动,线下开展中华白海豚“科普之旅”;广东南澎列岛、广东江门通过小程序互动、展览展示、开展线下科普讲座及线上有奖知识问答;广东珠海拍摄录制了中华白海豚珠江口活动视频,设计创作了中华白海豚连环画(5册)、中华白海豚手绘科普长图,举办走近中华白海豚直播;海南有关单位共同发起“爱海豚公益活动月”等活动。

  各地活动情况和中华白海豚宣传片以直播推流的形将进行展播。同时,结合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动画,以微博话题的形式,开展白海豚周边文创的讨论及有奖问答活动。

  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让线上线下的参与者身临其境,加深了公众对中华白海豚的了解,增强了公众的关爱保护意识,使更多人积极参与保护工作,有助于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