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3版:版名:综合新闻·广告 日期:20220416
“两减一补”让秦巴烟区“绿”意浓 北大荒绥滨农场育秧忙 图片新闻 再访塘沙一村看变化 加强南水北调渠首生态建设 四举措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131万亩棉花全面开播 中国磷复肥龙头企业新洋丰2021业绩喜人
  003版:综合新闻·广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两减一补”让秦巴烟区“绿”意浓
· 北大荒绥滨农场育秧忙
· 图片新闻
· 再访塘沙一村看变化
· 加强南水北调渠首生态建设
· 四举措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 131万亩棉花全面开播
· 中国磷复肥龙头企业新洋丰2021业绩喜人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04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河南南阳:

加强南水北调渠首生态建设

杨振辉 罗一琛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培奇

  人勤春来早,植树正当时。近日,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马蹬镇双泉观村山坡上,成了人的海洋、绿的世界。造林队员们三五一组忙碌着,挥锹铲土、扶苗填压、整理树盘……他们身后,一株株新栽的火炬松、五角枫、侧柏等苗木,盎然挺立。

  “现在天气回温,雨水增多,是种树的黄金季节,可得抓紧。”马蹬镇林站站长梁军一边提着水管往蓄水池里注水一边说。

  南水北调,源起南阳。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南阳山有多绿,水就有多清。“我们抢抓时机,科学绿化,筑牢生态屏障,确保水质安全。”南阳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余泽厚介绍,今年,南阳市将完成造林70.76万亩,完成森林抚育70.12万亩;新发展特色经济林2.305万亩,培育苗木1.78万亩。

  山坡上,新栽的树苗迎风而立;山脚下,美丽的丹江烟波浩渺。35岁的尚士杰是丹江口水库的一名护水队员,主要负责水面的日常清漂工作。见到他时,正乘着一艘清漂工作船清理水面的细小杂草和漂浮物。“天气回暖,游客增多,我们加大了清漂力度。工作虽然苦了点累了点,但水更清澈了,总算没白忙活。”尚士杰说。这样的护水队员,淅川县有2000多名,他们常年守护着库区水面和库周沿岸。

  同在丹江口水库上忙碌的,还有丹江库区综合执法大队,该大队综合了7个职能部门的多项职权。“每天忙着巡河巡库,负责丹江口水库淅川库区及库区周边海拔172米以下近水区域综合执法,确保划出的‘硬杠杠’不折不扣得到落实。”工作人员谢建说,守护生命线,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水质安全。

  “仅淅川境内就有89条河流,其中,流域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1条,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丹江、老鹳河、淇河、滔河、刁河等5条,全部汇入丹江口水库,护河任务艰巨、工作忙碌。”淅川县县长王兴勇告诉记者。

  在丹江口水库的“出水口”淅川县九重镇,一个占地2000余亩,集红色研学、农耕文化研学、农旅休闲为一体的“大邹庄村”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目前,我们正忙于发展高效生态产业,为的是让更多群众享受产业发展的红利、享受乡村振兴的成果。”一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魏志远说。

  “我们引入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南阳市招商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光玲介绍,全市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聚焦制造业、主导产业、产业链条等重点,以重大节会活动为平台,招引了一批龙头型、基地型、辐射带动力强的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