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7版:版名:农产品质量安全 日期:20220407
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在行动 维护农资市场秩序 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 聚焦精准执法 强化区域协同 构建情报研判体系 精确打击农资犯罪 创新监管模式 打好“组合拳” 为农业生产主体免费提供追溯服务 立足生态优势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 有机种植提升樱桃质量和效益 图片新闻
  007版:农产品质量安全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在行动
· 维护农资市场秩序 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
· 聚焦精准执法 强化区域协同
· 构建情报研判体系 精确打击农资犯罪
· 创新监管模式 打好“组合拳”
· 为农业生产主体免费提供追溯服务
· 立足生态优势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
· 有机种植提升樱桃质量和效益
· 图片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04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福建持续提升农资监管执法能力——

维护农资市场秩序 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近年来,福建省把农资供应质量作为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紧抓农资生产经营执法监管,维护农资市场秩序和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全力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强化队伍建设

  夯实执法基础

  农资打假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素质过硬的队伍建设。福建省以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健全机构,建强队伍,提升农资监管执法能力。通过全力推进机构改革,统一队伍名称、统一机构规格、统一市带区执法,确保编制优先安排、人员优先配备,率先完成省、市、县三级执法机构组建,实现全部挂牌运行、集中办公,并专门设置农资打假岗位,明确专人负责。大力完善执法装备,启动省级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基本装备配备标准化项目,并将其列入“十四五”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

  队伍建设离不开资金支持,通过每年安排1500万元专项资金,加快执法装备的现代化、标准化步伐,配备执法车辆、执法记录仪、农兽药快检等设备,为农资打假工作提供支撑。实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能力提升工程,围绕农作物品种权保护、农资质量等重点领域,在全省范围开展执法大比武、大练兵活动,通过理论教学、现场实训、案卷评查、互动交流、技能竞赛等方式,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实战水平。目前,福建有27个单位获得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单位和示范窗口称号,位居全国第一。

  

  强化日常监管

  及时消除隐患

  福建省持续加强线上常态排查,依托省级农资监管信息平台,将全省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及其产品全部纳入平台监管,全面推行农药、兽药实名制购买,全链条排查问题农资产品,实现闭环监管。加强线下重点巡查。突出重点农时、重点区域、重点产品,强化巡查检查、监督抽查和暗访暗查,发现问题适时跟进执法抽检,严厉打击套牌生产、侵权假冒、非法添加、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加强联合专项治理,履行农资打假牵头职责,会同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净化农资市场。2021年该省出动农业执法人员8.8万多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主体5.4万个次,查办农资违法案件475起,集中销毁假劣农资19.5吨。

  

  强化案件查办

  保持高压震慑

  如何做到对违法行为重拳出击?福建省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做到案件查处率、协查率、移送率三个100%。注重三级联动。省级动态跟踪重大农资违法案件,对涉及面广、危害严重、影响恶劣或社会关注的重大案件,实施挂牌督办、限期查办;市级对案情疑难复杂或跨区域的案件,直接查办或牵头组织查办;县级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建立清单逐项查办。

  同时,坚持“一地查案、省内联动、全国通报、一查到底”要求,对每一起农资案件逐级追溯来源和追踪流向,通报涉案农资所在地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源头管控,有效阻击假劣农资流入市场。注重行刑衔接,通过加强与公安等部门横向执法联动,建立健全信息共享、会商研判、联合办案等协作机制,对涉嫌犯罪的案件第一时间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涉嫌犯罪线索明显的案件商请公安机关提前介入、快查快办。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供稿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