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3版:版名:综合新闻 日期:20220321
产业强 乡村美 民风顺 农行四川省宜宾分行:加大乡村建设金融扶持力度 图片新闻 小土豆“走”上种管收售产业化路子 沙地羊肚菌撑起致富“黄金伞” 甘肃省庆阳市力促粮食生产稳面积提产量 科技“揭榜挂帅”让更多青年人才“挑大梁” 凝心聚力谋新篇 乡村旧貌换新颜
  0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产业强 乡村美 民风顺
· 农行四川省宜宾分行:加大乡村建设金融扶持力度
· 图片新闻
· 小土豆“走”上种管收售产业化路子
· 沙地羊肚菌撑起致富“黄金伞”
· 甘肃省庆阳市力促粮食生产稳面积提产量
· 科技“揭榜挂帅”让更多青年人才“挑大梁”
· 凝心聚力谋新篇 乡村旧貌换新颜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03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产业强 乡村美 民风顺

——看陕西淳化如何点燃乡村振兴燎原之火
张迪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胡明宝

  在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广袤的农村大地上,一个个产业兴旺、环境秀丽、现代文明的美丽乡村如同一粒粒火种,点燃了淳化乡村振兴的燎原之火。该县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狠抓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再上台阶。

  

  强产业,铺筑乡村振兴“奠基石”

  走进淳化县十里塬村食用菌产业示范园,工作人员忙碌着摘收菌菇、打包、装车,各个环节紧张有序。据村党支部书记魏铁峰介绍,目前,十里塬村发展菌菇大棚达140余个,年产值达4000万元左右,吸纳用工100余人,带动群众人均增收2000余元。2021年十里塬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6万元左右,去年被评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2021年以来,淳化县坚持把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大力推行“千村万户”增收行动,深入实施“吨粮田”“万元果”等工程,培育壮大“果畜菜菌”特色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把群众牢牢“镶嵌”在产业链上。

  2021年,淳化县累计兑付产业直补资金2000余万元,建成“万元果”3万亩,创建绿安蔬、红果、润祥等省级高质量发展苹果示范基地3个。新增高山冷凉蔬菜2200亩,发展首位产业食用菌生产基地4个。全县各类畜禽存栏150万头(只、羽),建成规模以上奶山羊家庭农场8个。在全市率先实现村集体经济组织全覆盖,培育年收益100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组织6个,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

  

  强生态,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踏入贤仓村,第一眼便能发现这个村子的文艺元素和流行色彩,视线所到之处,风景如画,如同世外桃源般美丽。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农屋、一个个古香古色的门牌、一幅幅新颖的3D墙体彩绘,一家家环境秀丽的农家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直叫人流连忘返。

  生态宜居是提升乡村发展质量的保证。2021年以来,淳化县坚持以“美丽淳化”为统揽,以“秦汉夏宫、全域美丽新淳化”为名片,开展了美丽县城、美丽小镇、美丽村庄、美丽社区、美丽庭院等创建活动。

  淳化县实施营造林绿化、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实现营造林6.48万亩,绿化道路农田林网50.2公里。统筹打好农村村容村貌提升突击战,全县累计新建改建卫生厕所8284户,新建卫生厕所700座,实施农村清洁取暖改造1.4万户。有序推进清洁生产、绿色发展,全县规模农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2%,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03%。落实以奖代补资金230万元推进“三堆六乱”整治,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14个,农村处处呈现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乡风淳的美丽新画卷。

  

  强治理,凝聚乡村振兴“精气神”

  “我们村现在操办红白喜事,每桌要求不超过13个菜,香烟是10元的档次,酒是50元以内的档次,少了铺张浪费、盲目攀比,也减轻了村民的经济负担,村风民风越来越好了!”秦庄村支部书记邓碧峰自豪地介绍道。

  红白喜事的规范操办只是秦庄村探索基层治理的一个实践。自推行村务议事协商制度以来,该村坚持“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原则,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乡风文明建设等村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建言献策,充分发挥基层协商职能,为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2021年以来,淳化县坚持以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统领,大力推行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模式,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扎实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和“法律进乡村”活动,培养农村和社区“法律明白人”145人。加强法律援助工作,接待群众1120余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309起。大力推行“一评三治五举措”,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化解矛盾纠纷321件、信访问题和积案51件,评选表彰“好公婆”“好媳妇”600余人,投资390余万元推进县镇村三级综治视联网建设,搭建成数据资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基层综合治理工作信息平台,不断提升现代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让农民安居乐业,农村和谐稳定。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