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1版:版名:要闻 日期:20220210
拎稳“菜篮子”“种”出好日子 内蒙古多措并举扩种大豆油料 高原乡村处处“景” 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从严从实加强教育管理监督 引导年轻干部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 图片新闻 发展乡村冰雪经济要打开思路 自然界中存在基因转移现象吗? 导读
  0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拎稳“菜篮子”“种”出好日子
· 内蒙古多措并举扩种大豆油料
· 高原乡村处处“景”
· 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 从严从实加强教育管理监督 引导年轻干部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
· 图片新闻
· 发展乡村冰雪经济要打开思路
· 自然界中存在基因转移现象吗?
· 导读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02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自然界中存在基因转移现象吗?

孙眉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在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研究表明,自然界打破生殖隔离、进行物种间基因转移的现象古已有之。农杆菌侵染植物伤口的过程就是物种间基因转移的典型案例。农杆菌是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种细菌,它在自然条件下就能感染植物的受伤部位,并诱导产生冠瘿瘤或发状根。农杆菌通过侵染植物伤口进入细胞后,可将自己的基因插入到植物基因组中。

  农杆菌向植物转移基因现象的发现,是植物转基因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目前广泛运用的转基因经典方法——农杆菌转化法,就是人类向自然界学习的结果。科学家通过学习和利用农杆菌的基因转移方式,进一步开发出了多种转基因技术。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将一种生物的一个或几个基因转移到另外一种生物体内,从而让后一种生物获得预期的新性状。

  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通过基因定向转移,打破物种隔离,拓宽遗传资源利用范围,实现跨物种的基因发掘,将已知功能基因定向高效地转移到受体生物,获得特定性状,为高产、优质、多抗农业生物新品种培育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是人类更精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定向育种技术。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