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5版:版名:种植业 日期:20211226
全方位多举措稳定首都“菜篮子” 春种海椒秋套豆 柑橘园里巧增收 冬春季茶园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引进鹰嘴豆产业助农增收 坝区菜地升级成生态示范园 西红柿种植富乡邻 易地搬迁户家家都有特色“小园子”
  005版:种植业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全方位多举措稳定首都“菜篮子”
· 春种海椒秋套豆 柑橘园里巧增收
· 冬春季茶园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 引进鹰嘴豆产业助农增收
· 坝区菜地升级成生态示范园
· 西红柿种植富乡邻
· 易地搬迁户家家都有特色“小园子”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12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春种海椒秋套豆 柑橘园里巧增收

周超文 章静

  “这两年虽然柑橘还未进入盛产期,但我们通过在柑橘园循环套种海椒和胡豆,每亩土地一年也要给我带来3000多元的收入,而且都是别人提前与我们签订了收购协议。村集体公司套种的200亩柑橘园,一年下来能实现销售收入达70万元,而且通过循环套种海椒和胡豆,柑橘地变得肥沃了起来。”近日,笔者来到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马桥村集体公司的柑橘园,村党支部书记李道容一边看着村民为套种的胡豆除草一边高兴地介绍说。

  笔者看到,10月份播种的胡豆已经长到3厘米高了,但随之而来的是野草也长了出来。“如果不及时铲除野草,胡豆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李道容说。

  马桥村曾经是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2017年顺利实现整村脱贫后,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马桥村党支部一班人和驻村工作队经过对市场的一番考察调研,决定按照“集体公司流转土地、统一规划、连片种植”的发展模式,全部发展优质晚熟柑橘。

  “虽然引种的柑橘已经种植3年多了,且已开始陆续挂果,但要长大成林进入盛果期至少还有3—4年时间,而每年的土地租金加除草、施肥、打药等管护成本都在600元左右。”李道容介绍说,为了解决柑橘成林进入盛果期前的投入压力,自2019年以来,马桥村集体资产公司就采取在柑橘园套种经济效益高且短平快的海椒来“以短养长”促增收,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并率先利用200亩柑橘园套种了一季病虫害少、易于管理的海椒,既增加了土地收入,又增加了柑橘园土地的肥力。

  “单在春季套种海椒还没有让土地效益最大化,我们在海椒收获后的秋冬季,今年还套种一季胡豆。”李道容说,春季套种海椒,秋冬套种胡豆,让柑橘园的土地一年都没有闲着。特别是通过对套种的海椒、胡豆的管理,还省去了专门为柑橘园除草的管护成本。

  李道容掰起指头给笔者算起“增收账”:春季套种一茬七星椒,亩产量可达1000斤;秋冬季套种一茬胡豆,亩产量可达300多斤,按与泸州某豆瓣食品公司签订的海椒2.5元/斤、胡豆3元/斤的协议,循环套种的海椒、胡豆就可实现销售收入3500元,一年下来就有70万元的收入。这70万元除去种植和管护柑橘园成本,每年都有30万元的节余,真正实现了“以短养长”促增收。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