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2版:版名:综合新闻 日期:20211223
16部门共谋新阶段农民教育培训发展  贵州:千年希冀一朝跨 振兴画卷从头绘 井冈山上聊发展 浙江农业高质量发展再提速 以乡村规划引领 打造陇原“富春山居图” 经风历雨勇向前
  0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16部门共谋新阶段农民教育培训发展 
· 贵州:千年希冀一朝跨 振兴画卷从头绘
· 井冈山上聊发展
· 浙江农业高质量发展再提速
· 以乡村规划引领 打造陇原“富春山居图”
· 经风历雨勇向前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12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井冈山上聊发展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莫志超

  每月5日,是江西省井冈山市东上乡大亚山村党支部召开主题党日的日子。12月的这天,村党支部书记许青青召集党支部成员和驻村帮扶干部,结合大亚山村的发展过程,聊起了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认识。

  “我们党有百年奋斗的大经验,咱们大亚山村也有实现产业转型的小经验。”许青青直奔主题。

  大亚山村人口不多,只有121户,土地面积却不小,还拥有2.3万余亩林地。“除去公益林,过去村里每年都能分得一些指标用于发展林业。”许青青说,大亚山村的资源优势让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但建档立卡时村里的贫困户还有18户。

  “以前就觉得不能总想着发‘资源财’,万一可以开采的林地没有了怎么办?”村干部张朝林回忆起大亚山村寻求产业转型的经过。脱贫攻坚战打响后,邮储银行江西省井冈山市支行成为大亚山村的对口帮扶单位。随着扶贫贷款资金的注入和相关林地政策的收紧,贫困户脱贫和产业转型在大亚山村同时上演。

  起初,村里带头种过天麻、茯苓、食用菌,试过很多产业,但效果都不理想。“发展产业,关键还是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正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历史经验。”许青青表示,从实践来看,大亚山村虽然林多,但并不适合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林下经济”,这是村里悟出来的一个朴素又十分深刻的道理。

  大亚山村的发展砝码究竟在哪里?“老支书”许明才想到了山里飞的野蜜蜂。大亚山蜜源多,自然吸引来很多蜜蜂,过去不少村民都在家小规模养殖。于是,许明才和张朝林从江西省养蜂研究所请来了专家,把传统的“割蜜”法升级成了“摇蜜”法,人放天养变成规模养殖,蜂蜜纯度更高了。

  2016年,大亚山村成立了蜂仙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产业有了,但大部分农户仍然受到“融资难”的困扰,难成规模、效益低。“现在看来,当时采取的‘银行+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对脱贫起到很大作用,由我们银行提供资金、合作社保证技术和销路,共同帮助农户。”邮储银行江西省井冈山市支行办公室主任徐海龙分析起来。

  “真的蛮好,有了邮储银行的5万元小额贷款,我养蜜蜂的信心更足了。”脱贫户林接生接过话茬。目前,大亚山村养蜂量超过60箱的大户就有6户,户均增收三四万元。去年,除去给入股脱贫户的分红,合作社还为村集体经济增收两万多元。

  “但现在又遇到新的问题,产量高了,销售压力也增加了,这不今年的蜜还剩七八百斤,徐主任你可得给我们想想办法啊。”在大亚山村驻村的东上乡人大副主席习文翔对徐海龙提出请求。

  “你们放心,我们将持续发挥资金、网络、信息等方面的独特资源,让咱们大亚山的养蜂产业发展得更好,蜂蜜卖得更‘甜’。”徐海龙对村里人拍了拍胸脯。如今,邮储银行对大亚山村的帮扶力度比脱贫攻坚阶段更大,从工作队形式进一步深化为“一对一”帮扶。

  “历史证明,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这也激励我们这些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经验,带领村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许青青表示。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