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博湖县查干诺尔乡敦都布呼村博湖三和水产有限责任公司甲鱼养殖基地,一尾尾甲鱼在循环立体养殖池里欢快地游动。
“我们以甲鱼养殖为主,同时套养花白鲢鱼。花白鲢鱼以水中浮游生物为食,可以净化水质,在降低甲鱼生病几率的同时增加了收入,形成一个立体循环养殖系统。”该基地负责人杜强说。
渔业是新疆的一大特色产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0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要大力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开展养殖尾水治理、实施养殖用药减量行动、推进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提升水产种业质量“五大行动”。
每年8月至10月是博斯腾湖的秋捕时节,为保护博斯腾湖渔业资源,当地把秋捕黄金季的捕捞总量控制在1100吨左右。
“我们按照改小型鱼类为大型鱼类,改低值鱼类为高值鱼类,加强渔业资源保护与增殖放流,推广‘人放天养’的生态渔业模式养殖。鱼苗投入湖中后,不投放任何人工饲料,自然生长时间不低于4年,保证了鱼的品质。”8月26日,博湖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王英说。
近年来,阿勒泰地区积极推进全地区水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推广“跑道养鱼”“高位池循环水养殖”等技术,开展“稻蟹共养”大水面冬季增氧等水产养殖新模式。2020年,建设“跑道养鱼”试点1座,繁育夏花8万余尾。
眼下,福海县阿尔达乡的2000亩水稻长势喜人。水稻田中套养螃蟹、鱼,农民通过一水两用、一地多收的复合型种植养殖方式,实现了增收。7月,阿勒泰地区全面启动第一次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
“通过此项工作的实施,将摸清阿勒泰地区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群体数量、区域分布、保护利用、特征特性及遗传结构等状况,建立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名录,促进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阿勒泰地区水产发展中心副主任渠泓说。
据了解,阿勒泰地区拥有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6个,当地积极探索水产种业发展新路,如布尔津县额河冷水鱼繁育有限公司,开展反季节繁育加州鲈苗种,今年销往南方市场2000余万尾。且该家企业承担的自治区水产种业项目已全面实施,预计产能将提高至年生产鱼苗2亿尾规模。
博湖县蓝翔食品水产有限公司是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记者走进该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工人正在有序地加工特色鱼产品。
随着“五大行动”的实施,新疆不断培育和壮大新型渔业主体,打造主导优势产业,促进科技兴渔、质量兴渔、品牌强渔,促进产加销融合发展,提升了产业质量、效益。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以‘大湖增殖、小湖养殖、高效养殖、产业化发展’为发展方向,促进湖泊增殖等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博斯腾湖成为名副其实的塞外‘鱼仓’。”王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