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6版:版名:渔业渔政 日期:20211030
2021第二届中国水产品大会将在厦门召开 图片新闻 山东阳谷县十五里园镇 “三资”清理造鱼塘助集体增收 浙江台州市 “渔业保”缓解渔民融资难担保难 贵州黄平县 山泉水养殖鱼肥味美 国务院安委办第八工作组开展渔业船舶安全检查 瓦房店虾皮,提鲜美味独一份 新修订海上交通安全法对渔业安全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006版:渔业渔政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2021第二届中国水产品大会将在厦门召开
· 图片新闻
· 山东阳谷县十五里园镇 “三资”清理造鱼塘助集体增收
· 浙江台州市 “渔业保”缓解渔民融资难担保难
· 贵州黄平县 山泉水养殖鱼肥味美
· 国务院安委办第八工作组开展渔业船舶安全检查
· 瓦房店虾皮,提鲜美味独一份
· 新修订海上交通安全法对渔业安全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10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瓦房店虾皮,提鲜美味独一份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于险峰 张仁军

  

  

  瓦房店虾皮,提鲜美味独一份

  

  “瓦房店虾皮”历史文化展示厅内复原的传统加工虾皮的场景。

  虾皮或许难登大雅之堂,“点个海鲜,原来是虾皮”被人当作笑谈。虾皮虽出自大海,但在许多人看来不能算是海鲜。然而,虾皮作为一种重要的调味品,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食材,是天然的味精。做汤菜百搭,味道鲜美还能补钙。比如人们常吃的馄饨当然少不了加点小虾皮,有人甚至说虾皮是馄饨的“灵魂”,足见虾皮的重要。

  虾皮最大的产地在哪里?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全国60%以上的虾皮产自辽宁大连的瓦房店市,而瓦房店虾皮90%以上来自西杨乡。

  瓦房店市地处辽东半岛中西部,西临渤海,海岸线长237公里,近海水域总面积1862平方公里。瓦房店市是辽参养殖的发源地和重要产地,也是全国最大的海参苗种生产基地。一提辽参大家都知道,瓦房店虾皮却鲜有人知。

  瓦房店虾皮学名中国毛虾,主要分布在渤海,黄海有少量分布,瓦房店海域是主产区。“瓦房店虾皮”是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农产品,核心区为位于瓦房店市西杨乡,所在海域盛产中国毛虾,地理优势明显,优质的海洋资源为中国毛虾的生长繁殖提供了理想的港湾。

  

  “天然钙库”历史悠久

  渤海边有一个辽宁省最大的渔村渤海村。村里有众多毛虾加工作坊,很多作坊至今仍然沿用一百多年前的传统方法,即用大锅水煮加工毛虾。水煮后的毛虾自然晾晒为湿虾皮,保持了毛虾的原汁原味。

  在村民梁红家的加工厂里,记者看到六口大锅一字排开,锅上面都吊着一个大漏勺,便于捞虾。“我们仍是用传统的古法加工,原汁原味质量好,一锅一小时能煮120斤毛虾。”梁红告诉记者,现在沿用百年的方法也会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创新,毛虾在水煮过程中不加食盐,就成为利于老人和儿童食用的“无盐虾皮”。

  “瓦房店虾皮”作为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农产品,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优异的品质,古人就认为虾皮是入肴提鲜之佳品,“瓦房店虾皮”在当地和全国市场上享有“金勾虾皮”的美称。

  瓦房店原称复县,据《奉天通志》记载:“辽海渔业自魏晋时已兴盛。……盖辽海四达,天然海产荟萃之地”。《瓦房店市志》《复县志》《大连水产志》均有对“瓦房店虾皮”的记载。

  瓦房店周边海域属大陆架内的浅海,无大洋流影响,是长白山水系的辽河入海口,沿海水域形成“U”型渔业水域,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浮游生物丰富,具有良好的生物多样性。

  渤海海峡又是大洋性鱼虾洄游的必经通道,受辽东湾浅水影响,水温回升快,成为各种洄游性鱼虾栖息、产卵场所和洄游通道。近海渔业资源丰富,发展渔业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尤其适合“瓦房店虾皮”加工生产所用的原料红毛虾、卷尾白虾等小型虾类的生长、繁育,且资源量较大,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和可观的经济价值。

  虾皮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被世人称为“天然钙库”。虾皮蛋白质含量高、矿物质数量及种类也非常丰富,除了含有陆生、淡水生物缺少的碘元素,铁、钙、磷的含量也很丰富,每100克虾皮钙和磷的含量为991毫克和582毫克,所以素有“天然钙库”之称。不仅如此,虾皮其实还有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虾青素,虾青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的一种抗氧化剂,虾皮越红,虾青素含量越高。

  

  “小毛虾”的成长之路

  毛虾在渤海湾产量最大,每年从辽河口奔涌而来的河水,携带了大量毛虾进入渤海。瓦房店西杨乡地处渤海湾畔,占尽地理优势。每年禁渔期过后,当地渔民开始捕捞毛虾时,是它们一年中数量最多、个头最大、肉质最鲜美的时候。

  20世纪初,当地人便逐步开展了干式虾皮小作坊式加工生产。以西杨乡为主产区的虾皮一经推向市场,便立即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从此,“瓦房店虾皮”作为加工生产的特色海味品迅速推开。

  原始传统的加工工艺是大锅煮烫,自然晾晒,这种加工环境和效率低下的生产方式延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大连市千鼎水产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于修成20多年来一直在做虾皮,他向记者讲述了他的加工历程:“2000年之前的加工就是用大锅煮,煮完后靠太阳晾晒,那时就是放在地上,海边全是沙子,找个晾晒的地方也不好找,虾皮里会有许多杂质。以前都是单干,后来三五户联合在一起,做一个水泥的晾晒场,虾皮不直接放在地上,而是放在网上晾晒,卫生条件改进了许多。后来又做了帘子放在帘子上晾晒,上下都能通风,再后来用上了液压机来压干,这样就不受天气影响了,要不一旦天气不好为了保存毛虾,就使劲往里加盐,这也是过去有的毛虾特别咸的原因。”

  到了2010年之后,于修成就从专门厂家定制了虾皮烘干流水线,烘干的水分可以控制,虾皮在常温下保存的时间也长了。“现在加工量也大了,一天能加工5万斤,以前一天也就几千斤。”于修成说。

  经常给于修成供货的渔民张家斌告诉记者:“以前我用小渔船出海捕虾,一天就捕捞五六百斤,现在用上大马力船,一天能捕捞3万斤。今年价格也好,一斤毛虾大约在5到7元。”

  虾皮的原料是毛虾,这种纯野生小虾的产量完全靠自然捕捞,因此,每年产量波动极大,很难提前预测。“今年雨水偏多,毛虾丰收产量大增。很多人只知道瓦房店虾皮好吃,却从未想过它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产业。初步估计,目前,瓦房店地区有虾皮加工企业40家,产业规模达到了20-30亿元。”多年跟踪毛虾生产加工的瓦房店市海参协会会长王明利告诉记者。

  

  保护开发“地标产品”

  从高铁瓦房店西站出来,就能看到瓦房店虾皮的宣传牌,在站内也有宣传牌。记者在等车时特意到站内的小超市看有没有虾皮卖,服务员说很多人咨询买瓦房店虾皮,但是店里没有。

  这个状况很快就会改变,瓦房店市海参协会会长王明利介绍说,瓦房店市已经制定了虾皮保护工程项目建设方案,以进一步提升虾皮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瓦房店虾皮地标产品质量,强化质量标识和可追溯管理,增强区域品牌的影响力。他们已经准备在高铁站内设立专卖店,售卖包括虾皮在内的瓦房店市特色农产品。

  瓦房店市海参协会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申请使用的相关规定,按照优中择优的原则,签订瓦房店虾皮地标使用企业,扩大了区域品牌的受益群体,加速了地标品牌建设的步伐。

  瓦房店将加强中国毛虾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渔业部门加强海洋资源保护,扩大毛虾种群规模。针对瓦房店虾皮地标农产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通过产学研合作模式,开发数字化管控平台。进一步提升瓦房店虾皮产品质量。同时改善瓦房店虾皮生产条件,引导地理标志使用人使用和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实现地标产品生产基地节本增效。

  2017年,“瓦房店虾皮”成为地理标志农产品之后,瓦房店市依托瓦房店虾皮的地标优势,加强质量管控、环境管控、加快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提高“瓦房店虾皮”地标使用人生产经营水平,引导地标使用人加大使用绿色生产技术,加强品牌建设,让“瓦房店虾皮”更多地出现在全国人民的餐桌上,带动瓦房店市渔业产业全面振兴。

  “瓦房店虾皮”在全国的同类产品中,声誉好、特点突出、有明显的地域特点。虾皮眼睛突出比例大、肉质厚实、透明度好,是瓦房店有历史记载的水产特产,它的规模、品质在同行业领先,是瓦房店地区渔业的一大支柱产业。

  瓦房店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朱洪伟说:“瓦房店虾皮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在增加相对产量的同时要做好质量管控,提高产品认知度、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的占有率,突出地标产品的良好声誉,取得荣誉、效益双丰收,使地理标志农产品瓦房店虾皮独特的优良品质特性得到有效保持,品种资源和产品品牌得到有效保护。”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