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爱英作品《梨花一枝春带雨》。 资料图
在巍巍太行脚下,滚滚黄河岸边,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的常爱英,在全国首创立体绘画烙烫工艺,把黄河滩区一望无际的不值钱的麦秸秆,用她的那双巧手创作出一幅幅精致质朴的麦秆画。烫烙工艺的运用,使麦秆的表面形成丰富多彩、层次分明、色彩艳丽、透视合理、光感自然的绝版的麦秆作品,曾两次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
坚守30年麦秆画制作的常爱英,于1998年成立了河南省新乡市恒力工艺美术公司,推出“春之声”麦秆画工艺产品品牌,多次参加文博会,用精致的麦秆画赢得了中国和世界各地的赞誉。
从小长在农村的常爱英对麦秆情有独钟,让麦秆插上腾飞的翅膀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她孜孜追求的梦想。她开始寻找现代和原始的联姻,注重工笔画与西方油画的共舞,巧妙地运用唐诗宋词,把《一剪梅》《东风破》《蝶恋花》等优美的意境大胆的融入作品。借用欧美文学名著的情节滋润《蓝玫瑰》《百合花》《凤凰涅槃》《神引》等作品的灵魂,成为中国麦秆画一颗耀眼的明珠,影响了世界麦秆画的发展。2006年《梨花一枝春带雨》运用《长恨歌》中的名句,以春天梨花开放、随雨飘飞、鸟儿衔梨花飞舞的生动画面,表现美丽浪漫的自然生机,获得世界工艺品最高奖。2011年巨幅作品《万生和》创下最大的麦秆画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