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邮万里,国脉所系。”从高山草甸到荒漠戈壁,从林海雪原到南国海疆,无论山有多高水有多长,中国主权延伸到哪里,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的政治使命就能履行到哪里,为当地居民提供基本通信等普遍服务。
在广袤的乡野大地上,中国邮政“绿邮筒、绿邮车”的服务内涵不断拓展,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躬身入局的主动性,担负起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职责使命,朝着打造乡村综合性服务提供商的方向大步迈进。
植根农村、扶持农业、服务农民,中国邮政始终是助力三农发展的一支坚定力量。73.5%的普遍服务网点、78.5%的投递网点、70%左右的金融网点、83.1%的邮乐购站点分布在县及县以下的乡村地区,乡村是中国邮政的“根据地”“大本营”。
“服务乡村振兴是中国邮政落实国家战略的责任所在,是发挥邮政资源禀赋的优势所在,也是推动邮政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所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爱力表示,要立足新发展格局,升级再造为农服务体系,聚焦解决农村“物流难”“融资难”“销售难”痛点,努力打造农民获利、消费者获益、邮政获客、政府获赞的惠农服务模式,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为抢滩布局农村“蓝海市场”,近年来电商、快递企业纷纷上山下乡。由于农民居住相对分散,配送成本较高,目前一般快递只能到达乡镇一级和交通比较方便的村落,一些偏远地区乡镇快递网点甚至还存在二次收费的问题,向农民收取1至5元不等的取件费。
9月1日,中国邮政宣布推出全新快递包裹服务产品“村邮达”,郑重承诺:“拒绝二次收费,不向收件人收取任何额外投递费用;收件人地址在建制村的,确保投递到村。”这一举措在业内引发不小震动,尤其是在不少快递公司裁撤乡镇营业网点的形势下显得非常难得。
“作为快递行业国家队,中国邮政有责任更有能力在农村物流体系搭建中发挥主导作用。”中国邮政集团邮政业务部总经理王志奇说,对普遍服务上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中国邮政在农村积淀了网点设施、配送队伍的巨大优势,乡镇网点覆盖率持续保持100%、建制村“村村直接通邮”。
“做乡村综合物流服务主导者!”从2018年开始,中国邮政将加大农村综合物流供给力度作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行动来抓,逐步着手搭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
在四川乐至县童家镇,王兴德既是司机也是投递员,每天开着乡村客运小黄车将邮政与多家快递公司包裹送往辖区各村的邮政便民服务站。“每天能送三四百个。”王兴德很有成就感。
按照“县域有中心、乡镇有节点、村村有站点”的思路,乐至县邮政分公司在县城建设县级快递物流仓配中心,实现邮政与民营快递同仓分拣共配;在全县19个镇建设乡镇快递物流运营中心,实现共同分拣至村;在全县234个行政村建设统一标准的邮政综合便民服务站开展邮件快件代揽代投等服务,整合建制村通邮人员、村村通客运人员职责,通过客运车辆(小黄车)实现乡镇到村邮件快件机动车投递。
乐至县“邮快合作”“交邮合作”的实践是中国邮政大力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正是由于中国邮政深耕农村的雄厚实力、服务乡村振兴的社会责任所形成的公信力,才能够开展这种跨界资源整合,推动行业整体降本增效,有效支撑乡村邮政快递服务水平提升,为破解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找到出路。
目前,中国邮政已建成3.2万个农村投递网点、9.5万条农村投递段道,以及县、乡、村电商仓配中心1837处。到今年年底,在具备邮快合作条件的建制村实现邮快合作全覆盖,全国建制村覆盖率不低于45%;与全国1081个乡镇运输服务站建立合作关系,实现邮政进驻、服务乡镇运输服务站全覆盖。
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外出求学的农村大学生,办的第一张银行卡很有可能就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卡。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是大型商业银行中网点在乡镇覆盖最广泛的,可以说是“离农民最近的银行”。
作为定位于服务三农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始终牢记职责使命,长期扎根在田间地头,近4万个营业网点遍及城乡,70%左右的金融客户及余额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截至2020年12月,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达1.41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约为25%,占比居国有大行前列。
商业银行追求盈利的内在属性与农村地区相对落后的经济社会环境导致的高成本、高风险、低收益之间的矛盾,是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绕不开的难关。邮储银行的破题之处在于将目标客户锁定在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最大程度减少信息不对称,实现对用户的精准画像。
“不怕下苦功夫、笨功夫,是一代代邮政人不变的品质。”邮储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金良说,通过与农业农村部深度合作,中国邮政于2020年4月全面启动农民合作社走访对接工作,以实现精确了解客户需求、精准服务客户需要。
历时一年半,在广大邮政员工的努力下,已对全国220多万家农民合作社完成了实地走访与需求对接,这将为邮储银行打通服务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普通农户“最后一公里”夯实基础数据库,助力邮储银行成为“最懂农民的银行”。
面向信用状况良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际控制人或社员、家庭农场主以及普通农户,邮储银行推出了“惠农经营贷”,用于支持其生产经营的小额线上贷款。申请手续简便,获得审批后,手机操作随支随还,有效满足了农业经营融资“短、频、急”的需求。
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邮储银行各分行围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按照区域产业特点,创新乡村产业振兴特色信贷产品,在山东推出了“苹果改良贷”“樱桃贷”等,在陕西推出了“苹果贷”“甜瓜贷”“香菇贷”“核桃贷”“药材贷”等。
为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邮储银行通过推动支行党组织和村党支部联动,开展“信用村”创建工作,以特色优势产业集中、信用环境良好、资金需求旺盛的行政村为目标,实现“整村授信”,由村党支部对每个农户的信用把关,村民凭信用即可获得无担保、无抵押的小额信用贷款。
贵州兴义市纳录村交通便利、毗邻景区,自2012年被评定为“信用村”以来,邮储银行贵州省分行在该村累计投放贷款1.1亿元。村里农家乐、精品水果、运输、工程等产业逐步兴起,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不到2000元提升至2020年的两万多元。
经过多年探索,邮储银行“信用村”创建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目前已评定“信用村”10万个,正奋力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蹚出一条新路。
9月19日,湖北天门市邮政分公司钟惺支局员工严言整理好工装,走进“919丰收欢乐购”邮乐湖北直播间,变身带货主播向消费者推销稻米、牛肉酱等天门特色农产品。
“邮政职工与农民走得近,兼职当带货主播效果很不错。”湖北省邮政分公司电商分销室经理张晓东说,公司从2020年开始发动职工参与直播带货活动,已在全省打造了一支近百人的专兼职主播团队。今年前8个月,全省邮政拉动农产品销售额3.7亿元,同比增长48%。
近年来,我国农村电商有了长足发展,但“工业品下乡多、农产品进城少”的局面并没有太大改观。依靠相对完善的物流配送网络,中国邮政在大力构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的农村电子商务主渠道。
中国邮政中邮电商公司总经理李唐认为,随着互联网用户增长红利见顶,私域流量以高精准用户画像特性,被各大电商平台视为新“蓝海”。中国邮政具有庞大的私域流量资源且具备低成本触达客户的天然优势,实现互联互通、统一运营,就会形成巨大优势。
在工业品下乡方面,以“邮掌柜”供应链服务平台赋能农村传统商业网点,为其提供公共便民服务、邮件代收代投等邮政特许经营服务,畅通工业品厂家至农村商超直达渠道。目前,建成邮乐购站点42万个,代投量超过3亿件。
在农产品进城方面,以“邮乐网”电商平台赋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遵循“原汁原味原产地”的价值主张,建成100个邮政标准化农产品基地,打造“邮乐购+原产地产品+农民合作社”运营模式,举办“919电商节”、塑造“邮政农品”品牌。2020年,全年通过邮政线上线下渠道销售农产品达45.3亿元,通过邮政寄递物流带动农产品销售规模突破400亿元。
着力打造“新零售平台”“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邮政会员权益平台”,中国邮政农村电商正加强私域流量整合,加大平台开放力度,努力打造邮政农村电商服务生态链。
刘爱力表示,要进一步整合邮政物流、金融、电商的资源,构建综合协同一体化为农服务体系,以综合化服务满足农村市场多元化需求,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多邮政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