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玉根(右)在蔬菜基地指导新来的土肥技术干部如何判断土壤好坏。
“皮肤黑黑的,戴着草帽,穿着胶鞋,肩上还扛把锄头,活脱脱一个地道老农。”这是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春华村种菜大户金国祥对蒋玉根的描述。不过他补充道,“这个‘老农’不一般,我们认识20多年了,他让我地里的产量翻了一倍!”
作为富阳区农技推广中心研究员,蒋玉根觉得这个职业最让人自豪的,就是受农民欢迎。土壤修复、施肥管理是蒋玉根的主要研究推广方向。“有些地种着种着就会发现,无论施多少肥,地里产量就是上不去,还特容易大面积死苗。其实这就是化肥、农药用久了,土壤产生了问题。”这样的事,种了30多年菜的金国祥就遇到过,他在一块地上连续种了两年番茄,在第三年的时候,出问题了:“刚好挂果的时候,叶子一天天地蔫了,然后开始掉果,最后连苗子都撑不下去了。怎么办?”一个电话,蒋玉根立马过来取了土样进实验室,分析土壤里的营养元素、病菌情况。通过土壤消毒、高温闷棚等方式调整,番茄连年种植再也没出过问题。
参加工作这么多年,蒋玉根一直与泥土打交道,相关数据早就烂熟于心。他大部分时间都是蹲在田间地头,开展耕地调查、土样采集、安排试验示范,指导和亲自做的田间试验有400多组、4000多个小区,田间示范200多个。形成了超级稻、茶树、油菜等主导作物的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了富阳区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并在该区全部乡镇(街道)安装了测土配方施肥触摸屏,开发了测土配方施肥APP。针对生产中发现的缺素症,及时提出技术措施,纠正农民施肥习惯,推动中微量元素应用,建立的缓控释肥减肥技术模式,帮助该区实现了化肥使用量连续下降。
蒋玉根与团队成员一起,踏遍了富阳的山山水水,共采集土壤、植物样本1.2万余个,进行农化分析12万多项,并利用检测数据开展耕地养分和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指导测土配方施肥,被农民朋友亲切地称为“庄稼医生”。
他曾经担任土肥站站长18年,一直致力于土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积极开展合作。2006年,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作为全国第一批测土配方施肥县,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与推广。2008年他与浙江大学一起开发的测土配方施肥专家信息系统荣获2009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由于他的出色工作及创新能力,富阳土肥工作多次获国家、省级土肥部门点赞,也被省级土肥部门誉为“桥头堡”。
为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他还研制开发了富阳主要作物的配方肥。主持开展的原农业部“十一五”重大农业推广项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面全国领先,是全国100个测土配方施肥普及示范县(浙江省仅2个)和首批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实验室(全国仅47家)之一。为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水平,2006-2020年间,蒋玉根指导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面积达1000多万亩(次),实现了富阳区主要作物应用全覆盖。制定印发不同作物、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类型的测土配方施肥明白卡200多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