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4版:版名:广告 日期:20210916
辽北大粮仓 绿色大厨房
  004版:广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辽北大粮仓 绿色大厨房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09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铁岭市—

辽北大粮仓 绿色大厨房

  

  

  辽北大粮仓 绿色大厨房

  

  铁岭莲花湖

  

  

  辽北大粮仓 绿色大厨房

  

  近三年铁岭市粮食总产量(万吨)

  

  

  辽北大粮仓 绿色大厨房

  

  ①水稻机械化收割

  

  

  辽北大粮仓 绿色大厨房

  

  ②西丰梅花鹿

  

  

  辽北大粮仓 绿色大厨房

  

  ③昌图黑猪

  

  

  辽北大粮仓 绿色大厨房

  

  ④铁岭榛子

  

  

  辽北大粮仓 绿色大厨房

  

  ⑤肉鸡加工

  

  

  辽北大粮仓 绿色大厨房

  

  庆丰收

  铁岭位于辽宁省北部,所在纬度为北纬42度、属于“世界黄金玉米带”,自然概貌大体是“四山半水五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现有耕地面积1037万亩,有林地面积622.5万亩。铁岭号称“辽北粮仓”,素有辽宁省“米袋子”“菜篮子”“肉库”之称。

  铁岭划定了628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44.6万亩重要农产品(大豆)保护区。所有耕地均在辽宁黑土区域内,土壤有机质含量15g/kg-20g/kg。是全国首批以市域为单位的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有1011万亩耕地和果园通过国家环评。

  作为沈阳都市圈中的重要成员之一,铁岭提出主动融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打造“沈大哈长”沿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轴,建设辽河流域生态文明创新示范带和东部绿色经济带,创建全域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构建“一轴两带一区”发展格局。

  铁岭市的底蕴是“绿色”,将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成为沈阳都市圈的“绿色大厨房”。

  

  夯实“压舱石”,建设绿色大粮仓

  铁岭地处辽河上游,水稻是清水灌溉,品质优良;同时地处世界黄金玉米产业带,玉米生产自然条件优越。2020年,铁岭市农业农村部门以“稳面积、提产量、增质量、保安全、促增收”为工作核心,全力做到春抓备耕生产、夏抓田管增效、秋抓收获归仓、冬抓农技培训。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732.1万亩,粮食总产量78.13亿斤,粮食种植面积和总量保持全省第二。

  今年铁岭市粮食种植面积继续呈扩大趋势,粮食生产总体趋于平稳。全市粮食播种面积734.6万亩,比上年增加2.5万亩;从目前形势看,粮食作物长势喜人,丰收在望,预计总产量达到历史新高。

  粮食生产的根本在耕地,守护耕地面积,是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铁岭市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科学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确保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00万亩以上。今年全市基本农田面积达到755万亩,耕地面积稳中有升。铁岭市还积极开展“大棚房”和违规别墅专项整治行动,有力遏制了乱占耕地行为。

  作为传统农业大市,铁岭市委、市政府对粮食生产的重视,除了守护耕地面积,还积极稳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保护性耕作、有机肥还田“三大工程”,有效提升耕地质量。

  “我们是从2015年开始实施保护性耕作模式,从小面积试验到大面积推广,让保护性耕作在当地迅速得到规模化发展。通过实施保护性耕作,既减少耕作次数、节本增效,又有效减轻土壤风蚀水蚀、增加土壤肥力和保墒抗旱。去年在伏旱、风灾叠加的条件下,保护性耕作地块显现出非比寻常的优势,取得了较好收成。”阳宇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忠华介绍了保护性耕作的好处。

  截至2020年末,铁岭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345.7万亩,累计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735万亩次。2021年,全市计划立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36个,总建设面积104.68万亩;承担实施保护性耕作任务170万亩。

  铁岭大力实施有机肥还田。通过建设畜禽粪污处理设施,构建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促进有机肥还田,培肥地力,提高土壤地力,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6%。

  近年来铁岭市通过积极开展绿色高效农业创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等有效举措,促进粮食生长基础牢、长势稳、产量丰。全市农业农村部门依托玉米、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试验优质新品种、推广新耕作模式,建设优质品种示范基地。在项目实施核心区开展绿色统防统治,以农民合作社为载体,进行试验推广,提高粮食作物单产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

  

  叫响“铁字号”,建设绿色大菜园

  4月14日至17日,在安徽合肥举办的“2021年第一届中国坚果籽类种业与加工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由铁岭市牵头成立中国坚果籽类产业发展联盟榛子联盟。这是中国坚果炒货委员会对铁岭榛子产业发展的肯定,更是对铁岭的信赖,同时也是铁岭的光荣使命和责任担当,将对铁岭榛子品牌的健康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

  铁岭市是中国平榛原产地,中国榛子之都。铁岭市榛子产业的发展是中国榛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有责任在“把控源头,保障全民大健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019年铁岭榛子成为国家级区域品牌,2020年铁岭榛子成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同年取得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截至2020年末,铁岭全市平榛种植面积113万亩,年产榛果3100万公斤,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榛子面积和产量的70%以上。另有杂交榛种植面积4.8万亩,年产榛果7万公斤。目前,全市有8万多林农在从事榛子种植生产,有成熟的种植管理技术;有77户加工企业和1000余家线上线下营销企业,榛子品牌320个,有完备的储藏、加工、营销渠道。每年经铁岭加工营销的榛子超过了4000万公斤,是全国的榛子集散地。

  铁岭市也是蔬菜生产的黄金带,近年来铁岭市在中西部平原地区重点发展设施蔬菜、西甜瓜、水稻、大豆等作物。铁岭县作为全国蔬菜重点生产县,这几年加大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产业。积极推进规模化种植、品牌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了设施蔬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昌图黑猪肉真香!”这是很多消费者在品尝了昌图黑猪肉后找到了猪肉香的感觉。昌图黑猪由于生长周期长,用“回归自然养猪法”饲养,通过长达半年的人工放养,吃野果、野菜和人工种植的牧草,使猪肉营养更丰富、更好吃。

  昌图县黑猪原种场经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对昌图黑猪这一地方品牌进行了系统选育、提纯、扩繁工作,扩大了优良基因,使昌图黑猪的各项生产性能得以恢复和提高。目前,每年扩繁昌图黑猪能力为3200头,年出栏1万头左右。昌图黑猪具有优良的抗病性、抗寒性、高产仔、高泌乳、耐粗饲、肉质好等特点。2010年“昌图黑猪”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填补了铁岭市地理标志认证养殖业的空白。2014年获得国家有机食品认证。

  铁岭积极开展农产品品牌创建活动,农产品品牌效应不断扩大。从地理标志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认证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中,梳理出铁岭大米、铁岭榛子等50多个优质农产品进行重点推介。着力实施农产品加工品牌建设,持续放大“铁字号”铁岭大米、榛子、梅花鹿、大蒜、大葱、花生等已有品牌效应,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差异化发展。

  

  延长产业链,建设绿色大厨房

  “粮头食尾”“农头工尾”,铁岭市丰富的绿色农业资源为农产品加工提供了充足的加工原料。设在开原市的辽宁益海嘉里地尔乐斯淀粉科技有限公司,一年玉米加工量达100万吨,需要130多万亩的玉米地才能满足需求,其生产的食用玉米淀粉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

  铁岭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优质原料资源供应充足、交通便利、市场稳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业资源,铁岭对重点龙头企业予以倾斜,使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和辐射带动能力突出的农业企业迅速成长、不断壮大。

  全市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2个,其中,有辽宁嬴德食品集团、铁岭九星食品集团、开原胜利牧业、北方绿色食品4个国家级龙头企业;有九三集团铁岭大豆科技有限公司、开原益海嘉里等33个省级龙头企业;有扬帆食品、昌图牧原等25个市级龙头企业。培育出嬴德肉禽、九星生猪、绿荷稻米等一批产业集聚、功能互补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带动合作社、家庭农场50余个,带动农户2.2万户。

  西丰县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是辽宁省第一批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集聚区,集聚区入驻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54户,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户。以集聚区为核心区,围绕鹿产业,西丰县获批辽宁省现代农业产业园。

  西丰县是“中国鹿乡”,养鹿历史悠久,1619年努尔哈赤灭叶赫部后,将此地封为“大围场”。清入关后将沈阳更名为盛京,将“大围场”一分为二,西丰一带为“盛京围场”,总计105个围,西丰境内35.5围。西丰梅花鹿在国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国外鹿茸50%、国内鹿茸80%都在西丰加工经销。

  依托现有鹿产业基础,西丰县积极推动梅花鹿养殖、加工企业集聚发展,在种源品质、饲养规模、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鹿业重点企业和知名品牌。争取建设“中国特色农产品(梅花鹿)优势区”和“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计划到2025年末,全县梅花鹿年饲养量达到12万只,存栏10万只,规模鹿场达到240个,年产成品鹿茸60吨,鹿产品加工大型企业发展到50家,实体店到360家,产值实现35亿元。

  依托现有工业园区,铁岭市重点建设了铁岭县农产品加工园区、昌图县八面城农产品加工园区和西丰县特色农产品加工示范集聚区等7个农产品加工园区。指导各县(市)区制定和完善农产品加工园区规划,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

  “十四五”期间,铁岭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依托农业产业基础和优势,重点培育粮油、畜牧、优势特色产业“三大产业集群”和玉米产业链、生猪产业链、榛子产业链等“十大产业链条”。

  本版内容由铁岭市农业农村局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