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6版:版名:渔业渔政 日期:20210911
浙江嵊泗县 多措合力做强贻贝养殖富民产业 山东莘县 坑塘变藕塘 荷花别样红 贵州黎平县 稻鱼鸭种养结合实现一田多收 图片新闻 激发体系活力 筑牢“水上粮仓” 精心服务渔业 倾情渔技推广 一级保护动物红海龟人工繁育成功
  006版:渔业渔政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浙江嵊泗县 多措合力做强贻贝养殖富民产业
· 山东莘县 坑塘变藕塘 荷花别样红
· 贵州黎平县 稻鱼鸭种养结合实现一田多收
· 图片新闻
· 激发体系活力 筑牢“水上粮仓”
· 精心服务渔业 倾情渔技推广
· 一级保护动物红海龟人工繁育成功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09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贵州黎平县 稻鱼鸭种养结合实现一田多收

姜永锐 吴家强

  金秋九月,稻香四溢。走进贵州黎平县茅贡镇寨头村的水稻田里,风吹稻穗,不时泛起金灿灿的稻浪,不时有稻花鱼跃出水面,觅食的鸭子在水稻田里时隐时现……一幅田园风光油墨画徐徐展开。

  稻在水下长,鱼在水中游,鸭在水上戏,这动静结合的画面,正是黎平县水稻立体生态种植养殖模式的生动写照。

  从黎平县城出发,往西南方向行驶21公里,茅贡镇寨头村有机稻米生产基地的几百亩水稻田里,看似风平浪静,却暗藏着不少“玄机”。每到傍晚,伴随着“嘎嘎嘎”的声音,鸭子们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家了。据村民吴显用介绍,在稻田上修建了鸭舍,鸭子放入稻田觅食,可以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鸭子的粪便又能给鱼和水稻提供食物和养分,鸭子长大后进行圈养,又解决了鸭子吃鱼的问题。利用稻鸭之间良性共生的关系,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不但产出了有机稻米,养出来的鱼鸭肉更是肉质细嫩紧实、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

  “自‘稻+鱼+鸭’立体生态种植养殖项目实施‘一田多收’后,经济效益显著,村民们发展‘稻+鱼+鸭’立体生态种植养殖业热情高涨。”寨头村驻村第一书记吴龙旺说。

  近年来,黎平县采取“支部+合作社+村民”抱团发展方式,积极探索“水稻+N”立体生态种养殖模式,不仅改变了传统鱼鸭不能共生的问题,而且还实现了“一田多收”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模式,提高水田资源利用率,持续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黎平县“稻+鱼+鸭”立体生态种植养殖面积达2万亩,预计产出稻花鱼100万斤,产鸭108万斤,稻谷1000万公斤,综合产值约1.07亿元。

  姜永锐 吴家强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