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康大集团现代化的种兔兔舍拥有环控、喂养自动化系统,实现全程数字化饲养。
“我们种的蓝莓果大,味甜,果胶多,大家都尝尝,味道好着咧!”近日,在山东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宝山镇大陡崖村的蓝莓大棚外,村党支部书记杨力不遗余力地跟大家分享他们村的“宝贝疙瘩”——佳沃蓝莓。小小一粒果实,成了近年来带动大陡崖村村民们增收的“致富果”。
在西海岸地区,像大陡崖村这样的村子不在少数:地块小、多丘陵、土壤薄、灌溉水资源少,发展农业的先天条件并不乐观。但是近年来,西海岸新区却培育出佳沃蓝莓、海清茶叶等众多地理标志产品,品质远近闻名,产业红红火火。挖掘背后的原因,在于其逐步建立起来的现代精准育种技术体系。西海岸新区通过政府牵头、科技支撑,大力推进现代种业自主创新,突破生物技术“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发展特色种业、保护种质资源、提高品种研发能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动力。
“乡亲们不用再花昂贵的费用买国外种子、种国外品种,用咱自己的力量就能让老百姓种上好品种,卖上好价钱。”在占地3000平方米的佳沃鑫荣懋集团蓝莓组培中心,带领参观的技术人员话匣子一打开就合不上,自豪全写在脸上。
西海岸新区的张家楼镇,由于客观条件限制,过去农民主要收入来源靠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创收路子窄,经济效益低,在2005年,当地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只有5680元。然而谁也没料到,“靠天吃饭、天不给力”的张家楼镇老百姓的穷日子,因为一颗小小的蓝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6年,受青岛市政府扶持政策吸引,西海岸新区积极推进企业落户,佳沃鑫荣懋集团进驻青岛张家楼镇,开始蓝莓全产业链的运作之路。如今,佳沃蓝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6项,发明专利30余项,创新自主培育出了“早丰”“晚丰”等新品种3个,年育苗能力3000万株,占全国市场的50%。
目前张家楼镇种植蓝莓近万亩,带动全镇2.6万亩的蓝莓种植,千亩以上的龙头企业有3家、蓝莓专业合作社11家。同时,带动西海岸新区10万亩蓝莓的种植,成为新区特色农产品的主导产业。
除了蓝莓产业外,西海岸新区青岛隆铭牛业有限公司引进澳洲和牛种牛资源,使用优质和牛精子与山东本地的现有黑牛品种进行杂交改良,对国内高端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青岛中舞蜂源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人工授精等现代技术,提高种蜂选育工作效率,实施中蜂科学化饲养,目前该公司已发展中华蜜蜂种蜂138箱。
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育种育苗、新品种引进、骨干企业等进行重点扶持,重点培育了佳沃蓝莓、海青茶叶、琅琊鸡、隆铭肉牛、中华蜜蜂等实力突出、行业领先的种业龙头企业,带动了一系列新型农业产业的兴起。
泊里红席、海青茶叶、水稻、宝山黍子、猕猴桃、王台红皮水萝卜、六汪香菜、翘头青萝卜、铁山樱桃、柿子、梨、山楂……作为一名西海岸地区的老百姓,这些东西可不陌生。在很多人儿时的记忆里,这些老品种可以说是味儿正营养足。可是在外国品种大量涌入市场的情况下,这些“老味道”越来越少出现,于是西海岸新区坚定一个信念——本土优质品种必须保护。如今,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这些古老又稀有的品种已经作为名优种质资源被列入保护计划。
琅琊鸡是一个历史悠久、遗传性能稳定的优良地方品种,具有体形小、觅食力强、野性足、耐粗料、饲养成本低、抗病力强、肉蛋兼用、营养价值高等优点,和里岔黑猪、崂山奶山羊、豁眼鹅一同被誉为青岛市“畜禽四宝”。青岛禽之宝琅琊鸡育种有限公司自2005年承担省级琅琊鸡种质资源保护任务以来,历经专业技术人员原种收集、30多个世代个体表型选育、生产性能测定、优秀基因提纯,使地方优良品种琅琊鸡得到重新复活。目前该公司存养琅琊鸡原种1万只,每年用于琅琊鸡原种保种费用120万元。
西海岸农业农村局种业发展科科长王伟向记者介绍,为进一步加强种子资源保护工作力度,2020年11月,西海岸绿色硅谷种质资源保护中心正式开工建设。中心将把收集、丰富种质资源作为重点工作,同时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建立实用化、标准化和商业化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体系,创制优质、兼抗多种病害的蔬菜种质资源,培育市场竞争力强的蔬菜专用新品种,促进蔬菜种子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蔬菜种子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缩小与国外种子公司在研发技术上的差距,降低农民用种成本,保障我国蔬菜产业用种安全,为当地市场和种植户不断提供优异的设施蔬菜新品种。
“我们计划3年内,种质资源达到5万份,以后每年新增1000份以上;5年内培育新品种30个以上,每年增加新品种10个以上。”种质资源保护中心负责人张晓丽说。
坐落在青岛西海岸的康大集团,用一只小兔子带领周边农户实现了从脱贫到致富再到领先国际产业化发展的“三级跳”。
“培育自己的种兔周期长、投入大,这条路,不好走啊!”提到种兔研发之路,每个康大人都有“一篓子”故事可讲。康大集团项目开发部经理刘永需讲述了他们的“种兔情结”:“原先咱们国家都是从美国、法国高价买种兔,且买回来的种兔只能用一年,想再养兔子就要年年从国外买,成本太高。而且,西方国家对兔肉需求量很大,咱们为什么不研发自己的种兔,出口到国外呢?”
说干就干,从2005年上马到研发出第一个中国自己的种兔配套系,康大用了7年时间,而且从此一发不可收。如今15个年头过去,康大集团已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兔配套系良种——康大1、2、3号肉兔配套系,在人工授精技术、真菌病防治技术、SNP快速繁育技术、自由兔平养技术等肉兔生产及配套技术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康大家兔育种科研基地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家兔育种中心,康大研发的种兔产仔多、生产速度快、屠宰率高,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因农而兴、与农共荣。康大集团通过辐射带动发展,现已发展符合国家标准的大型养殖场100多个,联结农户1.5万户,带动就业3万人,实现农民纯收入500万元以上。兔肉产品主要销往法国、德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肉兔养殖业成为新区名副其实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产业。
一直以来,基因编辑技术原始专利大多被国外控制,这成了国内种业研发者的“切肤”之痛。然而在青岛清原集团展厅墙上的一组数据却让记者倍感震撼——“截至2021年6月底,清原集团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86件,授权72件;PCT国际专利110件,进入国外累计710件次,已授权149件”。清原集团在生物技术(基因编辑)育种领域可谓成果丰硕。2019年首创了CSE(循环打靶碱基编辑)体系,在全球范围首次实现了可对任何碱基开展编辑,极大地拓展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范围。2021年5月,清原首次公布了上调基因表达技术,该技术在世界范围内也极具优势,突破了国外基因编辑“卡脖子”技术难题,在推动作物育种优良性状创制、提高作物产量等方面具都有重要意义。
良种一粒抵千人出力。西海岸新区遵循“种业是农业芯片”的理念,以种为核,藏粮于技,依靠科技力量突破资源环境束缚。“深圳没有农村,但是却坚守着3万亩基本农田,农业产业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深圳走过的特色路子,西海岸也可以走。”谈到未来,西海岸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卫青充满自信,“我们这里传统自然农耕条件差,农业发展必须要找新出路。通过种业做杠杆,用科技力量做支撑,我们相信,我们的特色农业产业路子会越走越宽!”